价值养成 | 平行与交叉——朝鲜半岛与中美关系问题

发布者:万姗姗发布时间:2018-10-29浏览次数:359

国际问题表面看起来是平行的,实际上却是交叉的。

平行与交叉看似是数学中的简单定义,实则是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的精确概括。


      2018年10月24日下午,大夏书院学生党建中心特邀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梁志教授,为青年学子剖析时政热点话题----朝鲜半岛问题和中美关系。七十余名同学共同聆听了报告。报告由学生党建中心指导老师赵景玮主持。
      梁志教授分别从“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与演变”、“中美关系的发展”、“中美关系与朝鲜半岛问题的交叉”这三个方面展开,以朝鲜半岛战后历史为主线,详细剖析了中美关系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变化,为同学们绘制了朝中美三国的交叉蓝图。

还原历史: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

      梁志教授指出,朝鲜半岛问题由来已久,这是内部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有左翼右翼的斗争,外有美国苏联的觊觎,最终南北矛盾不断加深,造成了悲剧性的分裂。南北朝鲜分别建国,并且选择了不同的政治体制,开始了“朝鲜半岛冷战的本土化与长期化”。通过梁志教授对朝鲜半岛历史脉络的梳理,我们得以全方位认识朝鲜半岛争端的前因后果。


“危”“机”并存:半岛问题的演变及中美关系的交叉

       “实力、意图、影响决定谁是朋友,谁是敌人。”梁志教授这样揭示国际关系实质。

      从“青瓦台事件”到“普韦布洛”号危机,从美国侦察机被朝击落到红十字会对话,从地道风波、五岛争夺及板门店事件到首次实现离散家属会面,从边境扩音喊话到两国领导人互访……梁志教授以朝韩关系中的大事件为轴,详细分析了中美关系在这些事件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历史走向对中美关系的深刻影响。“危与机的转化其实就在一瞬间。”梁志教授指出。

      2018年10月4日,美国副总统彭斯演讲再次挑动了中美关系的敏感神经,不少人认为中美关系的脱钩趋势日益明显。不可置否,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人类命运共同体及一带一路建设日益推进,美国开始忧虑霸权国家地位向中国倾斜,正如梁教授指出的那样:“自英美世界主导更替以来,霸权变更的方式已经演变为和平‘交权’。”

      中国一直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对于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策略,梁志教授指出:“中美矛盾源头在于意识形态不同。这就要求双方增强政策透明度,防止彼此错误认知,减少误判。” 


殊途同归:对中美关系的分析及展望

      谈到中美关系的发展,梁志教授指出,中美之间有着“共享的历史、互惠互利的历史”。虽然历史上中美的分歧甚至冲突时有发生,但我们仍应以冷静的态度去剖析复杂历史事件中中美关系的实质走向。梁志教授从国共内战后中共与美国之间的微妙关系讲起,为同学们还原了朝鲜战争、珍宝岛冲突等事件中真实的中美互动。与此同时,他还为同学们分析了邓小平执政后中美、中苏关系的变化,以及二十一世纪以来美国对中国迅速崛起的担忧。“对于长远来看两个共同利益明显大于分歧的国家来说,中美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长期的敌人。”梁志教授如是说。

      对于中美在朝鲜问题上的交汇点,梁志教授强调了大国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中国声音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朝鲜问题的走向,中国一定会肩负起维护世界和平的重任。

      报告结束后,同学们就国共内战爆发的原因、美苏对朝鲜战争爆发所起到的影响力以及避免朝鲜战争的可能性等问题与梁志教授展开了交流。此次报告使同学对朝鲜问题有了更透彻的了解,对国际政治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激励同学们注重培养自身的国际视野和情怀,以更高眼界勇立时代潮头。


来源|学生党建中心

指导|赵景玮

文案|冯天卓 王雪原

图片|陈雨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