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下午,大夏书院联合设计学院、吴晓隆美育工作室开展了“师生合作·卓越成长”创造营的第三期课程。作为“一次性养成”课程体系的“展示卓越”模块,本次课程邀请到了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团委书记、讲师吴晓隆老师主讲。首先,大夏书院副院长王郦玉老师为吴老师颁发书院导师聘书,以期吴老师在第二课堂中为同学们带来更多美育课程。
吴老师以《摄影,怎么看?怎么拍?》为主题,着重讲解人眼和相机的8个主要区别以及7个实用的摄影技巧,列举一张好照片的标准,为同学们讲解摄影的技巧。旨在为同学们学习摄影提供新的思路,帮助同学们“展示卓越”。
那么,什么样的照片算是一张好照片呢?吴老师提到,一张好照片需要:抓住观者的注意力,同时预留线索,保留一定程度的歧义性,暗示摄影师的意图,给观者揣测的余地。
最后,结合以上两个模块,吴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七个具体的创作方法:第一,替代;第二,光线,通过光线传达情绪或是重点;第三,色彩,利用不同色彩的反差、控制不同色彩的面积;第四,想象,增加照片的故事感、悬念感;第五,撑满画面;第六,刺激其他感官。
本次创造营课程在吴老师分享的《我的附近》主题摄影中结束。吴老师的讲解带同学们进行了一次和摄影艺术的深度对话,帮助同学们理解怎样通过相机捕捉现实世界的美、活动中的重点,同时,吴老师在每个环节里面融入实例介绍,让同学们拥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同学们纷纷表示在以后的拍照中将多多实践吴老师分享的秘诀,拍出一张又一张满意好看的照片。
活动结束后,同们纷纷写下自己的感想:一位刚刚“入坑”摄影的同学说,这次活动《摄影,怎么看?怎么拍?》内容丰富,吴老师对摄影的深刻理解震撼人心,对初爱上摄影的他极具教育启发意义。另外一位同学表示,通过聆听吴晓隆老师的讲座,她了解了一些摄影的基本技巧,准备将这些技巧运用在实际照片的拍摄上,以拍出更具有光感和美感的照片,记录生活。还有一位同学特别指出,吴老师的讲解让她明白了如何运用光线来增强照片的美感和情感表达,通过后续的实践拍摄,她学会了观察和捕捉自然光的变化,以及如何利用人造光源创造理想的光。
文:徐佳颖图:詹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