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常态化,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大夏书院学生第二、第三、第四党支部以《伟大的开端》为蓝本,开展系列微党课,在学习“四史”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志士惜日短,奋斗路正长。
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
大夏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将在本期通过实地探访和图文影像,展开“四史”系列微课,一同翻阅百年前的峥嵘篇章。
破晓之光
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诞生始末
上海的法租界环龙路上有一条叫渔阳里的弄堂,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在这里酝酿、在这里筹建、在这里发起,从此,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开启了新的篇章。第一个党的早期组织——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第一个团的早期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相继在渔阳里诞生。跟随党支部的镜头,一起了解陈独秀、施存统、俞秀松、戴季陶等先进知识分子以及俄国人维经斯基,共同成立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历程。
渔阳里的火种
中国红色之路的起点
走进渔阳里2号,回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传奇故事,了解渔阳里的革命先驱们是如何用信仰采撷火种,成立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跟随图文影像,重回那星火燃起的地方。
千秋巨笔
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
一个世纪前风雨飘摇的历史里,历经“真理味道非常甜”的翻译历程,陈望道先生成为《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的第一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火种在陈望道等传播者的努力下开始照亮整个中国大地。无数仁人志士在《共产党宣言》的教育和鼓舞下、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引领中不断成就着人民的梦想、创造着党和国家的辉煌。
“作始也简,将毕也钜。”
一个世纪前,
一个新的革命火种
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上被点燃,
照亮了中国共产党前行的征途,
引导着中国共产党
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洪流中乘风破浪。
来源 | 大夏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