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5周年
上海,是什么样的?
如何形成了她的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
怀揣这些问题,师大学子来到行走课堂
他们沿总书记足迹,用脚步丈量上海
感受这座城市的
过去与现在,传承与创新
探索魔都的文化魅力
最后,他们把问题的答案带回了校园
2024年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理念的提出,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作为人民城市理念首提地,五年来,杨浦“绣”出了一条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生活秀带。10月9日下午,由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庄瑜老师、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洪燕老师带队,我校20名学生一行前往杨浦滨江,沿着总书记足迹,感悟人民城市理念。
滨江起点:追寻真理之路
行走课堂之旅始于黄浦码头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浮雕墙。这堵承载着历史的红墙,生动描绘了1919年秋天包括周恩来、邓小平、蔡和森、聂荣臻、向警予等在内的650余名有志青年远渡重洋,赴法勤工俭学,踏上了寻求真理与民族救亡的征途的壮丽情景。同学们通过一张张黑白老照片,与他们进行一场时空的对话,深切体会到他们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大业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由此拉开了感悟人民城市精神的红色课堂序幕。
滨江漫步:历史与现代交融
一路向前,同学们遇见了充满故事的东方渔人码头。这里的核心区域之一,便是昔日声名远扬的上海鱼市场,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8年,至2008年停业,历经了整整70年的风雨沧桑。它拥有两处标志性的建筑,其中一栋高层建筑宛如一条凌空跃起的跃鱼,而另一栋低层建筑形似一条遨游状态的卧鱼,两者共同构成了这一独特的地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同学们继续沿江行走,探访了“绿之丘”建筑内的新时代上海互联网企业党建创新实践基地。在“风气浦江”、“网聚力量”、“破浪前行”三个展厅中,同学们通过影音展示、互动屏幕等多媒体手段,近距离了解新时代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态势以及上海互联网企业所展现出的广阔前景。步入“E友汇”、“E书屋”、“E企秀”等展厅,学生们亲身体验了B站、美团、爱回收等企业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为民众带来革新,赋能百姓生活,深切感受到了上海在互联网发展道路上的智慧与创新精神。
同学们来到“人人屋”党群服务站,这座采用独特“人”字形木质构造设计的温馨小屋,承载着“红色+文化+服务”的理念。“人人屋”不仅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休息之所,而且利用全息数字沙盘重现革命历程、邀请“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宝妹讲述红色故事,以此赓续红色血脉,并设立了“人民建议直通车”平台,使得人人都能在这里参与社会治理。回溯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杨浦区滨江公共空间考察时,就曾步入这间面积虽不足20平方米却意义非凡的小驿站。通过聆听讲解,当时的情景仿佛就在学子们的眼前,“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也变得“立体”起来。
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理论与实践的交汇
追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步伐,同学们走进本次行走的最后一站——被称为“人人馆”的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这座展馆内设十个展厅,全面而深刻地描绘了人民城市理念的演进历程、理论根基、丰富意蕴及时代意义,同时展示了这一理念在上海的落地实践,以及杨浦滨江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位于地下一层的“上海旧区改造三十年主题展”生动再现了上海人民从拥挤简陋的旧居搬迁到温馨舒适的现代化新居的全部过程。
沉浸式小剧场、微缩模型、实物陈列等多元化的展览手法,带给了同学们特别的感官体验。师生兴致勃勃地探讨起昔日居民的生活状态,对于“拎着马桶去看东方明珠”的昔日居民生活情景更是惊叹不已。步入一楼展厅,众多关于“建设人民城市”的书籍琳琅满目。通过阅读书籍、电子屏互动等方式,学子们充实了关于“城市建设”的理论知识。
穿过四排书架,便来到了互动展厅,电子大屏幕展示了“人民城市”重要理论在上海的生动实践。此外,大家还沉浸式体验了展馆内的VR智能互动装置,骑乘自行车虚拟游览滨江。这一系列的体验,不仅让大家见证了人民日益提升的生活品质,更深刻感受到了城市发展成果为人民带来的满足感、幸福感及安全感,从而更加深切地领悟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深远内涵。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深切感受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杨浦滨江时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践行成果。
心得体会
非常谢谢老师举办如此有意义的活动!我也很开心能有机会来参与体验!我是来自台湾的交换生,这也是我第一次来大陆!虽然这段期间在上海也去了很多知名景点,但今天实际走读杨浦滨江,我感受到大陆除了旅游业以外,在信息科技、软件工程、城市规划及改造方面都颇有建树!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绿之丘体验了可以依照不同身体素质而调整训练量的运动机器!另外在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中看到了上海市近代以来城市样貌的变化,更让我对这个自己驻足的土地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理解!我想这也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好的实践了! 再次谢谢老师的活动安排和同学们的陪伴!希望之后还能有很多机会再参与像这样的行走课堂活动!
--2022级 历史学系 颜楷家
作为澳门学生,我参加了大夏书院的“用脚步丈量上海”活动,参观了虹口滨江、绿之丘和杨浦滨江的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深刻感受了上海从历史码头到国际化新地标的蜕变,了解了生态与文化的交融,以及上海城市建设的理念。这次活动让我更好地认识了上海的历史与文化,增强了我的历史责任感和文化归属感。--2023级教育学部吕可莹
通过这个活动,我看到了在江岸边静静驻足了几十年的老建筑,不仅体验了当年总书记曾走过的路线,还看到了很多上海上个世纪的建筑,已经成为文保的老房子,更看到了这几十年来党的付出与支持。
--2023级 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 严闻杰
杨浦滨江被建设得很漂亮,从一个设计学院学生的眼睛来看,景观步道,建筑设计,都非常用心。和我在假期去的发达国家港口城市的规划非常像,甚至可以说在绿化等等方面是超越那些国际大都会的。接着进入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览馆参观,我又了解到这块区域从棚户区,工业锈带走向如今生活秀带的过程,体会了几十年来上海的快速发展,也拓展了我的知识面。
--2023级 设计学院 顾文嘉
新中国成立75周年
漫步滨江,历史的风华与城市的脉动交织,师大学子在此共鸣。每一步,都是对人民城市精神的深刻体悟;每一次回望,都是对未来的热切期许。让我们携手,将这份感悟化为前行的动力,共绘城市新篇章,让人民城市的美好愿景,如江水般生生不息,流向更广阔的心田。
杨浦滨江City Walk
本次课程得到2024年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项目《“海纳百川谱华章,品读人民城市理念”——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实践营》、2024年内地与港澳大中小学师生交流计划项目《博物致知、文以化成——京沪澳青年博物馆研习之行》、2024年校内港澳台学生优质教育项目《港澳台新生“City Walk”实践研学》的支持。
感谢本次课程运维官的辛勤付出!
经济与管理学院2023级本科生付怡然
设计学院 2023级本科生顾文嘉
设计学院 2023级本科生喻清鑫
文|付怡然 张墨青
图|喻清鑫 顾文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