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丈量上海
以所见回望历史
2024年3月
行走课堂再次启航
这一次
伴着音乐与历史
踏上探访国歌诞生之路
从聂耳音乐广场出发
在衡山路漫步
到百代公司旧址……
一起跟随同学们的脚步
感受国歌之中的红色记忆!
刘彦娣
“国歌不再只是一首代表国家意志的歌曲,它变成了一段厚重的历史”
国际汉语文化学院2023级本科生刘彦娣说:“我们先到了衡山路,看到了聂耳指挥乐队时候的英姿,看到了一个热爱音乐,投身音乐的人的不凡气概。我们还去了徐家汇公园的百代小红楼,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抗战时代的黑胶,看到了国歌的诞生,这一刻,国歌不再只是一首代表国家意志的歌曲,它变成了一段厚重的历史,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公共管理学院2023级本科生熊颖欣提到:“自聂耳时代广场到衡山路再到小红楼,路旁的郁金香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漫射出可爱的光,行人悠悠哉哉,享受着这明媚。衡山路的各式大气建筑,再经老师的讲解,镀上一层文化底蕴,这感受,就像是在描摹现在和民国的穿梭胶片。在百代公司旧址,我们深刻的了解到了国歌诞生相关,体会了音乐家们对祖国清澈悦耳又铿锵的爱。”
“虽说此前我去过复兴西路、衡山路等等,但现在看来那太过粗浅,只是走马观花式的打卡。”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级本科生孔祥玉说,“国歌的诞生是如此曲折而伟大,那份最终的乐谱,漂洋过海才最终在中华大地奏响。如今我才明白,行走在如此一条历史悠久、意义非凡的路上,我更应该去了解百年前在这条路上发生的故事,探寻这一座座建筑背后的历史。”
聂耳音乐广场
陈晨
“越是行走,越能体会,越有感悟”
统计学院2023级本科生陈晨说:“通过参加行走课堂活动,我得以感受上海这座人文之城的多元风韵。横纵延伸的街道,一边是拥有百年历史的人文遗迹,一边是与时俱进的崭新建筑。走走停停,耳机里是老师细腻的讲解。满腔热血的聂耳谱写“前进,前进,前进进”的激昂进行曲,慈悲济世的林巧稚终身不婚育而成为‘万婴之母’,勤恳奉献的刘建航创造奇迹却谦虚自称‘上海地铁之兵’……越是行走,越能体会,越有感悟。很感谢有这样的活动,引领我们这群学生真真切切地走进上海、拥抱上海。”
“参与这次行走课堂活动,我探访了国歌诞生之地,了解了有关国歌的历史,对背后的故事与悲剧深有感慨。”公共管理学院2023级本科生薛靖桐提到,“走出传统的教室,我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感受到了知识的生动和鲜活。与同伴们一同探索、交流,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加深了我对过往课堂历史知识的理解。在徐家汇公园与各条马路上欣赏花朵,感受晴朗的天空和清新的空气,在游玩放松之中还能学习知识,我感到受益匪浅,希望下一次还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3级本科生贾博文幽默的说到:“非常适合大一新生报名的一次活动。自己一个人嫌出去玩太孤单?上海地方太多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只看到绝伦的建筑却对其背后的故事一无所知?那就来报名city walk吧!专业老师带队,让你能够揭开上海这座城市风风雨雨百年历史的一角——谁和谁曾在这座官邸里度过一段光阴;谁又曾在一栋不起眼的小洋房里奋笔疾书……漫步在人行走道,人文的气息从我们的步子中生发,最终带领我们重新认识身边触手可得的一城一砖、一瓦一木,也让我们以更为深邃的眼光再次认识自己。”
《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百代小红楼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者
聂耳的书桌
百代小红楼内部
周心怡
“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通过这次研学活动,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国歌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设计学院2023级本科生周心怡说到,“它不仅是一首歌,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我们要时刻铭记历史,铭记英雄。未来,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努力学习,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设计学院2023级本科生高雨同样提到:“通过导游的讲解和现场观察,我了解了国歌的诞生与它的重要意义,也深刻感受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这次活动让我意识到学习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知识灌输,更是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加深了我的民族自豪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更加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衡山路
百代小红楼内部
行走上海,刻录下岁月的底片。凝望聂耳雕像,激荡心中爱国之情;漫步衡山路,唤醒昔日红色记忆;走进百代公司,探秘国歌灌录故事。历史与现实在行走中交汇,红色精神与家国情怀在心中澎湃。萌新双创启蒙之行走上海系列第一站圆满结束,让我们相约5月,一起探访大学文脉!
行走课堂,期待你的加入!
本期活动组织志愿者荣誉榜
为他们的辛勤付出点赞!
组织策划: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20级本科生 王之
小组长:
公共管理学院2023级本科生 薛靖桐
统计学院2023级本科生 陈晨
软件工程学院2023级本科生 陈鸿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3级本科生 贾博文
新闻稿:
公共管理学院2023级本科生 邱子衿
视频制作:
设计学院2023级本科生 尹心妍
摄影:
设计学院2023级本科生 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