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师大历史,传承师大精神——校领导任友群为大夏书院新生讲述校史

发布日期: 2018-10-12   作者:  浏览次数: 407

回溯师大历史、阐释青年使命,1010日下午一点,在学生发展空间报告厅内,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任友群教授以“立己达人,兼善天下——河畔话师大”为主题,为大夏书院两百余名大一新生讲述师大校史。讲座由大夏书院院长沐涛教授主持。



文脉传承,弦歌不辍

任友群教授向同学们介绍到,华东师大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圣约翰大学。圣约翰大学培养出了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批外交官,以及张伯苓、张爱玲、林语堂等等优秀的毕业生。

华东师大的渊源,还包括大夏大学和光华大学。创办于1924年的大夏大学,在王伯群校长等先贤的努力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卢沟桥事变后,大夏大学被迫西迁,先至贵阳,后到赤水。大夏大学将教师苦教、学生苦学、教职工苦干的三苦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从圣约翰大学分流出师生们,在张寿镛先生等先贤组建下成立了光华大学。抗战期间,光华大学搬迁至成都。抗战胜利后,大夏大学和光华大学迁回上海,成为华东师大的前身。



立足实际,力求发展

1951年,拥有辉煌历史前身的华东师大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正式建校。提出了对大学理想的阐释——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的孟宪承老校长、提出瑷珲腾冲线——人口地貌分布线的胡焕庸、历史学家吕思勉、哲学家冯契、教育学家刘佛年、地理学家李春芬……诸多名师,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梁启超有言: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任友群教授指出,华东师大的历史可谓经历了多番“波折”。自华东师大1951年成立,到8年后成为全国重点的16所大学之一,期间经历飞速发展。1986年成为拥有研究生院的33所大学之一,1996年被列入“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06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高校行列,2017年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行列。

“昔我择基,淞江之浦;今我辟庠,申江之浒。”闵行新校区的建设,也经历了筚路蓝缕的过程,从当初只有一座教学楼、一座食堂、一座办公楼,到如今2000余亩的美丽校园。清晰而生动的校史使同学们体会到师大“胜景亘前,如霞如绮;路有平颇,轮驰毋已”的蓬勃气象。



阔步新征程,奋进新时代

任友群教授指出,华东师范大学集结了众多名师,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成熟的学科体系,同时也为社会各界输送了无数精英人才,优秀校友跨越政、教、商、艺体等诸多领域。

同时,任友群教授多角度阐述了华东师范大学教学资源的优势。深厚的国际化办学渊源、拥有250余所全球合作院校或机构、与法国高师集团存在长期合作关系,凡此种种,皆为华东师范大学在新时代激烈的高校竞争中脱颖而出颇有助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新时代,华东师范大学已然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更多的机会。任友群教授向师大学子具体讲解了学校 “三个阶段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并详细阐释了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培育华东师大幸福之花的发展规划,相信师大的未来必将更加灿烂辉煌。


  

讲座最后,任友群教授与现场同学进行了互动交流,并对大夏书院学子提出了诚恳建议与殷切期望:在珍贵的大学生涯里,师大学子首先要加强学业学习、提升学术能力,积极参加交流、拓展国际视野。同时,要培养社会责任感,“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达己而后立人,志存高远而脚踏实地,以兼济天下为己任,为学于斯长于斯的母校做出自己的贡献。


讲座结束后,任友群教授受聘为“大夏书院荣誉导师”。


  

文字 | 秦天 廖聪源 陈国政

摄影 | 骆思舟 沈欣妍 施懿芝 黄乒凌 等

来源 | 大夏书院学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