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书院讲坛 | 梦想与小目标——我们这个时代的理想主义

发布日期: 2019-09-11   作者:  浏览次数: 272

      9月4日,大夏书院讲坛新学年第一讲在闵行校区篮球馆如期举行。华东师大紫江特聘教授、历史系博士生导师许纪霖教授受邀为同学们做“梦想与小目标——我们这个时代的理想主义”主题讲座。讲座由大夏书院院长沐涛教授主持。



大梦想与小目标的关系

      许纪霖教授以马云、王健林为例,提出“梦想是否等于目标,二者之间又该如何取舍”的问题,认为人生除了不断努力实现一系列明确而具体的小目标外,还应当追寻生命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从对比鲁迅家国天下的大时代和郭敬明精致利己主义的小时代出发,详细阐释大梦想与小目标的区别。通过列举理想主义的青春精神和五四的青春精神,建议大学生应保持积极向上的青春精神。通过对具有鲜明年代特色的保尔·柯察金和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形象比较,阐明了传统理想主义是基于梦想的,可以“战胜一切”。与之相反,理想如果仅基于个人的人生目标就会陷入虚无。以史铁生、加缪等人事迹作为论据,阐述了“人生的意义在于过程本身”这一观点。而在当下现代世俗化的大背景下,如何保存理想主义的向度、怎样解决当下中空的信仰危机,值得同学们深入思考。


何谓理想主义

      许纪霖教授分别从理想主义的四个定义讲解了“理想主义如何可能”:首先,理想主义是一种价值理性。许纪霖教授指出理性可以分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价值理性注重行动动机和过程,而工具理性注重行动结果,可以用利益、权力和金钱等外在的指标衡量。许纪霖教授建议同学们要注重生活中知识文化的积累和自我内涵的提高,不能用简单的“有用”原则衡量一切事物,让工具理性成为主导。其次,理想主义是一种信仰。许纪霖教授着重提出“志业精神”,提倡一种新的理想主义精神,即每一个都要将自己从事的工作做到完美、极致,不仅仅将其看成是一个养家糊口的饭碗,而是一份安身立命的志业。再次,理想主义是一种专业精神。人有两种对利益的追求,不同于可以被替代的,包括权利、财富、知识等元素的外在利益,内在利益是不能被替代的,是具有内在价值的内心渴望。只有内在利益,才能真正成就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同时,理想主义也是一种业余精神。许纪霖教授呼吁大家不要泯灭自己内心的渴望,听从内心的声音。在真正依随兴趣的过程中,不期而然成就一番大事业。


师生共谈“梦想与小目标”

      报告最后,许纪霖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亲切的互动交流。2019级政治学系李梦来同学提出“佛系青年应如何在生活中找到明确的大梦想”,许纪霖教授以帆船运动员徐莉佳为例,明确阐述了“佛系”的真正含义,建议大学生应遵循个人兴趣爱好,不必过分在乎结果。2019级播音与主持艺术张超同学讲述了自身的梦想是通过所学专业向身边的人传播正确的思想,但是存在诸多困难,对此提出“应如何向身边的人传播大梦想”这一问题,许纪霖教授指出应打好专业基础,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个人思想。此外,许纪霖教授针对“如何看待大梦想中的小目标”“爱好很多,但如何找到真正的梦想?”“实现大梦想过程中是否要借助小目标”等问题一一做出了回答。


      本次讲座中,许纪霖教授视野开阔,打通历史与文学,并结合时下热点话题与生动案例,用诙谐幽默,又富含哲理的语言与现场同学交流互动,令参加讲座的师生深受启发。讲座现场,许纪霖教授受聘为大夏书院兼职导师。

      此次讲座是大夏书院讲坛第二十二讲。以“大学与社会”“科学与人文”“成长与成才”为三个序列的大夏书院讲坛,旨在为大夏书院乃至全校学子提供深刻的思想内涵、前沿的学术视角、清晰的未来指导,助力博雅大夏、优雅学府的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