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秘书长纪实
“公益是一件触手可及的事情,我们大学生也能通过青年人的力量搭建社会和大学之间的沟通桥梁。”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书院2019级英语专业的高婕在紫竹可持续行动上分享着自己的公益项目,她发起议题、组建团队、寻求资源、开展调研,由一名大学生转变为一名公益人,尝试用青年视角给出公益方案,并在服务社会和锻炼创新实践能力上进行着积极探索。
这个暑假,高婕参加了由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公益慈善人才培养专项开展的第一期“影子秘书长”卓越公益人才培养计划,并在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实习。她除自创公益项目外,还参与部门组会、开展公益策划、执行项目推广,如影随形在公益组织秘书长身边学习工作。“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这让我不断踏出舒适圈,去认识更多在公益领域活跃的前辈,并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对公益的热忱。”高婕这样回顾她的“影子秘书长”历程。
从小善举到大情怀
“公益项目由一个个充满创意的想法发展而成成切实可行的方案,见证这些项目形成的过程,我感受到了更多温暖。”2020级法学专业王洪梅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担任“影子秘书长”,她通过公益项目的调研和参与,希望未来能发挥更多的力量参与到公益事业和社会发展当中。
“00后”大学生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关爱他人的小善举,“影子秘书长”人才培养计划正是基于学生已有特点,进一步发掘学生的社会观察力、创造力和服务力,激励青年学子通过公益的渠道在理论和实践的交互中,积极探索社会服务运作方式,发挥青年担当,培育家国情怀。
20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李佳宁参与BottleDream以可持续生活方式为主题的周末聚场活动后表示,“我逐渐看到了‘公益’的更多可能性,它是一种可以日常践行的生活方式。希望未来,我能够以自己的行动推动良善生活直抵人心”。
从知识输入到实践输出
目前,“影子秘书长”人才培养计划已与9所公益基地建立合作,分别开展了“影子秘书长”先导课、“影子秘书长”实践行动和“影子秘书长”成长记录等活动,通过“5+X”的多维任务清单,鼓励学生尝试会议参与、品牌策划、人员招募、宣传推广、项目筹备等各类工作,实现知识获取与技能培训的输入与能力拓展和实践创新的输出。
“通过和秘书长的接触与交流,我不仅了解着前沿的公益知识和公益理念,也学习着秘书长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角度。我是秘书长的‘影子’,但我也在向秘书长不断靠近。”高婕觉得自己收获了从“影子”向“引领者”成长和进步的动力、经历与方法。
在上海唐君远教育发展基金会实习的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王丽妍通过参加“影子秘书长”,愈发感受到公益的“深度”与“温度”。她认为要想将公益事业和社会服务行稳致远,必要有浓厚的家国情怀、严谨细致的考量和开拓进取的气魄,这让她逐渐由空有理论知识的“门外汉”不断转变为追求卓越“实干者”。
从克服困难到超越自我
发掘学生的社会观察力、创造力和服务力,激励青年学子通过公益的渠道在理论和实践的交互中,积极探索社会服务运作方式,是“影子秘书长”卓越公益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目标。在实习推进过程中,“影子秘书长”人才培养计划通过沉浸式学习的模式,将学生的“学习”与“练习”相结合,引导同学们不断克服困难、超越自我。
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宋楚莹在上海多阅公益文化发展中心实习期间,彝汉故事会活动的设计给了她不小的挑战。她通过对照《彝汉大字典》细致翻译,寻找彝语专家等方法,几经辗转,设计出彝汉故事会初步计划。“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承担一定的工作,并从中得到不断学习,是我不可多得的经历。”宋楚莹这样说到。在上海市杨浦区赋启青年发展中心实习的2019级法学专业曹页则认为,自己在实践中持续学习着新的知识与新的技能,不断突破着自己的舒适圈。
在紫江公益慈善人才培养专项支持下,“影子秘书长”卓越公益人才培养计划将继续扩展面向、整合资源、深耕内容,逐步形成学、看、思、行、讲的实践育人脉络,进一步塑造大学生公益实践育人共同体,提高大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实现从“影子”到卓越领航者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