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书院师生代表参加第七届高校现代书院制教育论坛

发布者:曹安琦发布时间:2021-07-19浏览次数:42


2021717-18日,第七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现代书院制论坛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举行。本届论坛以新时代,新发展——面向未来的书院教育为主题,近40所高校的300余名专家、师生代表汇聚一堂,共话现代书院制教育。

本次论坛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方式举行,另有近200名专家、师生在线听取论坛报告并参与交流,近12万人次在线观看。大会立足于满足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需要进行经验交流,进一步促进了高校间的交流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体提升。华东师范大学作为此届高校书院联盟理事长单位及论坛主办单位的常任理事单位,受邀参加论坛并做分享报告。大夏书院辅导员施能婧、2019级新闻学专业学生张芷若受邀参加线下论坛。

大会主旨演讲邀请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徐晓飞、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人主任、清华大学行健书院院长,分别从高校书院建设与人才培养、住宿式书院的理念、实现与挑战、书院强基规划等方面为与会嘉宾带来了意义充实的教育盛宴。

我校党委副书记杨昌利教授致辞,高校现代书院制的探索应为党育人,为国立才,书院工作更应立足青年,面向青年,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和实效性,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才济济、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杨昌利代表高校联盟理事单位表达对哈工大承办此次会议的感谢,期待各高校书院携手奋进,将书院育人模式推向完备和成熟,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校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学生/研究生工作处处长余佳以《华东师范大学全育人卓越养成教育:理念设计与实践探索》为主题,进行大会报告。余佳指出,华东师范大学书院作为卓越养成教育的载体,以课外活动为依托,与专业院系互补,致力于全方位人才培养。书院的全育人卓越养成教育理念强调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围绕十大核心素养,针对不同专业,不同院系的学生推出针对性的活动板块,注重活动对学生的浸润,熏陶,养成,以双院互补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统一,达到三全育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除了主旨演讲和大会报告之外,本次论坛设立了“书院学生学习与养成教育”、“书院通识教育”、“书院活动与文化育人”、“书院管理模式”、“书院'一站式'教育管理学生专场六个分论坛。张芷若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在学生分论坛进行精彩的交流分享。

张芷若发表了题为《追求卓越:为每个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可能》的主题分享。她结合自身和周围同学的故事,以学生的视角和感受谈书院第二课堂的设置及其背后的支撑理念,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不能割裂的前提下,探讨如何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既发挥院系专业特色,又发挥书院实践平台优势,实现学院为主,双院互补的跨学科、跨领域的能力培养,促进学生自身的通识能力养成,增强社群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会议期间,大夏书院师生还参观走访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的校史馆和多家书院,欣赏了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以及澳门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威海)等高校师生精心准备的“书坛海韵”消夏联欢晚会,体验了百年名校的历史韵味与文化内涵,感受到不同书院体制下的多元人才培养特色,以此交流借鉴,各取所长,共同进步。

高校书院制论坛是为进一步促进现代书院制教育经验交流,加强各高校书院间交流合作、协同创新、资源共享的载体。大夏书院师生多次参加论坛,在交流中学习,在分享中拓展,不断为书院制建设注入了新的思路和理念。

关于高校书院联盟

高校书院联盟于20147月成立,由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台湾清华大学厚德书院、台湾政治大学政大书院、复旦大学任重书院、西安交通大学文治书院、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知行书院共同发起,旨在实现海峡两岸不同高校、不同书院间的交流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体提升。自成立以来,联盟成员在探索书院制教育模式改革与发展规律,不断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在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上传播中国大学书院制教育声音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 张芷若

指导 | 施能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