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新视野 | 在贵阳,与多元文化零距离

发布者:曹安琦发布时间:2021-07-19浏览次数:211

上海,中外交流高地;贵阳,多彩迷人之都。两者碰撞将会迸发出怎样绚烂夺目的火花?且看大夏学子贵阳之行,漫游多元文化。

2021712日,14名志愿者教师们来到贵州省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贵阳学校,为当地的中学生带来为期七天暑期综合素质提升夏令营。在爽爽的贵州,志愿者老师们用似火的热忱之心,为同学们浇铸了一把可以打开中外交流大门的钥匙。

让我们站在新世界的门口, 

去看新时代青年的光彩!

 

超越隔阂,赏世界之美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放眼世界、有容乃大的胸怀与气度。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志愿者老师们精心设计课程展现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为孩子们介绍缤纷的世界文化。

夏令营课程兼容并包,涉及了英、美、俄、日、西班牙等多国语言和文化,通过讲述这些国家的文学作品、自然风貌、人文景观,向同学们谱奏了一曲五音各异、抑扬顿挫的人类文明交响乐。

在课程“空尼几哇!”上,日本风俗习惯把同学们带到了一衣带水的邻国;在课程“大洋彼岸的世界上”,美国民主制度弊端引发孩子们反思“世界大熔炉”;在课程“浪漫至死不渝”上,湖畔诗人让孩子们看到了那个开满金黄色水仙花的昆布兰湖畔。


跨越古今,赞中华之姿

中华美学精髓深刻,中华文化意蕴悠长,中国精神赓续至今,中国故事由我来讲。

大夏青年提取宝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改革、建设红色文化中的营养精髓,把它们融入讲述方式生动灵活的课程之中,用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激荡起学生们心中强烈的文化自信,培养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

课程“以耳听诗”打开新感官,让孩子们从声音的角度理解中国诗歌蕴含;课程“朗韵诵文品味岁月”诵红色诗歌,让孩子们从朗诵的角度体会中国革命历程;课程“五星红旗的诞生”析旗帜内涵,让孩子们从历史的角度加强爱国主义精神。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美美与共”,说的就是文明交融、整合、贯通、创新的过程。在中华文化和异域风情课程的基础上,志愿者们精心设计专门的文化交流课程,丰富同学们的文化体验,培养讲好中国故事的信心与能力。

双语课程“红色人物剪影”讲述革命烈士陈延年、陈乔年的中国故事,帮助同学们以中华精神为内核,以国际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寰宇世界课程“从黑暗森林看大国关系的未来”展现中国和平崛起雄姿,以国际视野彰显大国风姿;文化筑桥课程“HelloWorld”展现中外语言交流中创造出的新型文化现象,以国际格局培育文化自信。

跨文化交流课程深受同学们喜爱,不少同学在课下都会主动与授课老师进一步交流,希望获得更多跨文化知识。万艺同学说:“老师,我觉得这些课程特别有趣,就好像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双胞胎姐妹况美晨和况丽晨则认为,文化交流让他们既见识到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又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刻意义。看到孩子们硕果累累,志愿者老师们非常欣慰。

 

文化交流永不止步

夏令营课程不长,但文化交流永不止步。跨文化交流的课程是今年大夏书院“家国新体验,筑梦新生代”大夏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绚烂的一笔。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中华文化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贵州,大夏学子用广阔的视野丈量世界文化,用自信的姿态传递中国故事,展现出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善于实践的卓越风姿。

 

“家国新体验 筑梦新生代贵阳分队成员名单


【带队老师】

曹文韫 张炜帆

 

【团队成员】

陈玉婷 高慧颖 李星志

吕思逸 梁瑞雪 彭昱铭

沈家怡 徐澜雨冰 王钰

屠依菲 闫舒涵 张乐天

 

 

图文|梁瑞雪 彭昱铭

指导老师|曹文韫

来源|“家国新体验 筑梦新生代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贵阳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