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书院开学第一课 | 听俞立中教授讲述奋斗的故事

发布日期: 2018-09-13   作者:  浏览次数: 250

910日上午,上海纽约大学校长、原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教授在闵行校区,为大夏书院2018级全体新生讲述了关于奋斗的故事。从高考、大学、工作等不同的人生阶段,俞老师与700多位新生分享了勤奋学习的重要性,勉励同学们惜时如金、努力奋斗。本次活动也是大夏书院通识课程《大学与社会》第一讲、“大夏书院讲坛”本学期第一讲。


谈高考——得之不易的机会


说起高考,俞老师说自己参加了1978年高考。在此之前,他已经在黑龙江水河农场下乡务农9年。当时,他白天需要下地干活,只有晚上才能挤出时间。借着手电筒微弱的灯光,俞老师躲在蚊帐里熬夜看书,每天出工之前将重要的公式写在手上,利用干活的间隙空闲抓紧时间复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俞老师取得了黑河市初试第一名,获得了来之不易的高考资格,最终被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录取。


谈大学——如饥似渴地学习


说起大学,俞老师用 “老鼠掉进了米缸”形容当时大学生求知似渴的状态。早晨六点起床,做操跑步背英语。早饭后去教室抢前排座位,为的是能够更直接地与老师交流。课后,大家都去操场运动,然后一直自习到教室熄灯。回到寝室,大家依然拿上手电筒去厕所看书。平时讲座,场场爆满;科研实验,样样不落。

时隔今日,外部环境已发生改变,学校里的知识一时难以满足毕业五年、十年后社会的需要。因此,同学们要在大学阶段,注重学习和思考习惯的养成,学会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培养和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谈学习——敢于提问,敢于交流


说到学习,俞老师说自己一路走来,一直遇到了好老师,让他正确地认识自己、规范自己。高中到下乡期间,俞老师每每将自己遇到的困惑和对社会的认知倾诉给高中老师,都得到老师悉心的安慰和指导。也正是因为喜欢提问、敢于交流,俞老师遇到了自己的博士生导师,主攻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并且获得了利物浦大学的双项奖学金。

俞老师鼓励在场同学,珍惜利用与老师、同学朝夕相处的机会,敢于发问、敢于交流,在碰撞中擦出思想的火花,在砥砺中激发智慧的锋芒。



谈选择——选择所爱,热爱所选


人生中最困难者,莫过于选择;选择一条道路,决定一段人生。博士毕业后,俞老师原本可以继续攀登学术上的高峰,但最终还是走上了管理这条路。“做什么事请一定要喜欢,要有激情;如果实在不喜欢,也要尝试着边做边喜欢。”俞老师表示,“自己在每一个岗位都认真努力,不能说自己的人生是成功的,但至少是踏实的。”

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华东师范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培养以民族振兴为己任,敢于当担的栋梁之材,培养学生走在社会的前列,成为社会的表率。俞老师希望大家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谈世界——做全球化时代的创新人才


“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我们这代人伴随着共和国坎坷历程一路走来,知道我们国家原来是什么样,现在又是什么样。” 俞老师将世界的变化概括为三个特征:第一是全球化时代。大学生要拓宽全球化视野,树立全球化价值观,要理解不同文化立场中的不同做法。第二是信息化时代。人工智能势不可挡,我们要将其为我所知、为我所用、为我所有,更好地学习生活。第三是知识化时代。大学期间,同学们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学会学习、学会选择、学会创新。


每个人都是学习者。讲座最后,俞老师勉励同学们要拓宽视野,激发好奇心;要主动学习,做好大学规划;要知事躬行,在实践中试错;要学会批判性思维,敢于挑战权威; 要培育人文精神,培养社会责任感。


  

 | 焦艳

| 朱宇丹 解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