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4日
大夏书院“新月 新家 新成长”中秋团圆会
圆满举行
中秋佳节,月满人间
中外学生跨文化交流
体验中秋传统文化
感受家一般的温暖与欢乐!
“围炉探心”新生茶话会
大夏书院院长、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庞维国教授与同学们共度佳节,庞院长与同学们分享如何有意义地度过大学生活,助力学生生涯发展。庞院长提醒同学们,离开熟悉的家乡,来到大学的新环境中,同学们身边获得了更多的“重要他人”,是人生旅途中的宝贵财富。“重要他人”包含家人、师长、同学、朋友、宿舍阿姨等,构成我们的社会支持系统,同学们既要与已有的“重要他人”保持联系,更要积极拥抱新的集体,交到更多朋友,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同时,庞院长向同学们介绍了大夏书院的课程体系,通过八大课程模块帮助同学们渡过本科新生第一年的关键发展期,夯实卓越成才的稳定基底,做好超越自身局限、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准备。
在交流环节,庞院长回答了新生许多有关大学学习与生活的问题,包括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大学学科学习心态与方法调整等,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更增强了同学们迎接大学生活的信心。
中秋游园会之“中华花艺作”
在国家高级插花花艺师、校图书馆刘艳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体验了中华插花艺术,将一束束花材编织成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花朵的馨香与欢乐的夜晚融在一起,编织成一段美好的记忆。
中秋游园会之“漆扇匠心制”
在“漆扇匠心制”摊位,同学们自己选择心仪的颜色,动手做出了漂亮的漆扇。每个扇面都宛如画作,水与漆的创作让同学们收获意外之喜。
中秋游园会之“灯笼巧手作”
灯笼制作不仅仅是对中秋节传统装饰的一次深情致敬,更是一次对美的追求与创造。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秋游园会之“投壶古韵玩”
每一次投掷都凝聚着精巧计算与不懈尝试。随着一串串清脆悦耳的落壶声,一个个佳绩接连诞生,激荡着现场每一位参与者的心弦。大家愈发聚精会神,共同期待着更多令人瞩目的佳绩,让这份传承千年的古韵在欢声笑语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中秋游园会之“灯谜智趣猜”
同学们发挥智慧与才华,不仅提升思维能力,更体会到破解谜题时的那份喜悦与成就感。
中秋游园会之“古琴雅韵奏”
同学们共同欣赏古琴的曼妙之音,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乐器的优雅之美。
此外,游园会还安排了香囊制作,一针一线之间体现劳动之美。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特别支持“解压棉花糖”项目,同学们亲手制作的棉花糖格外香甜。
在游园集章完成后,同学们欣然领取到饱含学校祝福和关爱的定制款月饼。
活动感悟
2024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王畅
作为一个在广东出生长大的人,这还是我第一次在离家这么远的地方过中秋节,也是在高考后第一个真正放松的中秋节假期。大夏书院举办的这次活动也算是我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和这么多人一起过一个这么有仪式感的中秋节,像投壶、听古琴、做灯笼、制扇子、做棉花糖等等这些活动都是我第一次体验,感觉和之前过的每一个中秋节都很不一样,感觉很幸运能有这么美好充实的体验。
围炉谈心环节大家一起吃着零食聊天,感觉很放松。庞院长的发言环节也让人感觉收获很多,提问环节大家踊跃的举手更是出乎我的意料,感觉和这样的大家在一起很幸福。
202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刘丰瑞
参加大夏书院的中秋围炉探心活动,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次节日的庆祝,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成长的契机。在那温馨的灯火下,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大家庭中,感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温暖。
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听到了各种各样的梦想和故事,那些关于学术的追求、关于生活的热爱、关于未来的憧憬,都让我深受启发。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拥有着属于自己的光芒和力量。这种认知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前行的步伐。
而院长的亲切关怀和深邃洞见,更是让我受益匪浅。他的话语如同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也点燃了我内心深处的那份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向往。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生的责任和使命,也明白了在大学这个广阔的舞台上,我应该如何去书写自己的精彩篇章。
回望这次活动,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力量。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份温暖和力量将一直伴随着我,激励我不断前行、不断探索、不断超越自我。同时,我也期待着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继续与同学们携手共进、共同成长,为大夏书院增添更多的光彩和荣耀。
志愿者光荣榜
感谢以上同学们的精心策划、热情服务,为同学们带来温馨与快乐。
月满人聚,卓越启航
师生共赏一轮新月
收获新的家人
未来
大夏书院陪伴你共赴新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