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做对,效率翻倍!看华东师大学人的宝藏笔记!(一)

发布者:王纯发布时间:2023-12-08浏览次数:103

笔记是学习和阅读中的重要工具

可以帮助我们归纳知识、锻炼思维

在高中阶段,课程笔记是我们最熟悉的朋友

那些被反复勾画、纸张褶皱的笔记

陪伴着我们度过了奋斗的日子

帮助我们迈入了梦想的学府

如今身处大学的课堂

笔记的习惯是否依然保留?

大学的笔记和高中又有何不同?

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

细品从前“师大人”藏于日常学习和

阅读习惯中的优良学风

学习他们是如何记录课堂笔记的!




课堂笔记可以是多种做笔记方式的结合。有的是照着老师板书写的,有的是把老师所讲的记下来,有的参考书本上的注解来写,有的根据自己的分析研究进行综合记录。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校友、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夏康达,在华东师大求学的时候,写下了大量的听课笔记。下面通过夏康达听课笔记的例子,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60年前的师大学生是如何做笔记的!



 1. 提纲式

笔记.png

笔记1.png

中文系教授万云骏讲授《三国演义》,夏康达采用提纲式笔记记录



 2. 提要式

笔记2.png

夏康达记录版本目录学家吕贞白讲授工具书的使用方法,每一种工具书都像是一种提要式的介绍



 3.感想评论式

笔记3.png

笔记4.png

夏康达在上外国文学课时记录对巴尔扎克的评论


笔记5.png

夏康达在上中国现代文学课时记录对于闻一多等人的评论



 4.课堂作业

笔记6.png

笔记7.png

夏康达在上文字学课时的作业和讨论题目



这些笔记,不但听课人可以用,讲课人也可以用。

通过上述华东师大前辈学习的方法,我们了解了做笔记的时候可以采用划线批注、原文摘录、写提纲、写提要、写感受评论等方式,做笔记的目的是为了抓住中心观点,让知识化为己有。

前辈的笔记虽已泛黄,但依然折射出师大学人们对待知识的严谨态度与敬畏之心。随着时代的发展,思维导图、插图笔记等新型笔记方法层出不穷,相信每一位同学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做笔记,也希望作为新一代“师大人”的我们能够传承师大前辈们求实创造的学风,上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页笔记,走好每一步人生路。


下一期,让我们一起期待师大学人的“阅读笔记”吧!


联合策划: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大夏书院

图文供稿:华东师范大学手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