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大夏 | 合上书卷,是为了下一次的打开

发布者:曹安琦发布时间:2019-06-06浏览次数:128

      5月29日傍晚,大夏书院第一届“书香大夏”闭幕式暨读书报告大赛颁奖典礼总结交流会在学生发展空间三楼多功能顺利举行。为期近两个月的“书香大夏”系列活动,正式落下帷幕。

      历史系副系主任黄爱梅、哲学系副系主任潘斌、传播学院副院长肖洋,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李彦垒,《上观新闻》教育栏目主编、《解放日报》首席记者徐瑞哲受邀出席此次活动,共话活动心得,一同见证书香闭幕的美好时刻。


      活动伊始,播放了“书香大夏”回顾视频。视频中,同学们或沉心思考、或放声朗读、或会心一笑,陶醉于大夏书香的美好氛围当中。

 

      活动现场,邀请了参与“书香大夏”频次最高的三位同学分享他们的收获与感悟。2017级哲学专业车静同学表示,“成为更好的人需要投入生活,成就自我。读书可以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20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张师同学表示,“纯粹出于兴趣参加读书会是幸福的,读书会是可以让人会心一笑的思想漫游,是广涉猎的渠道。”2018级新闻传播类郭姝敏同学表示,“历史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见识。”


      “书香大夏”系列活动鼓励同学们不仅要“勤阅读”,还要“勤动笔”。读书报告大赛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从“输入”到“输出”的平台,用笔尖传达同学们的阅读感悟。

      本次读书报告大赛共收到来自63名同学的75篇作品,经过激烈角逐,共评选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大夏书院副院长万姗姗宣读了本期读书报告大赛获奖同学名单:

作者

年级专业

作品

奖项

杜心予

17级新闻学

国史的力量——我读钱穆《国史大纲》

一等奖

陈国政

17级汉语言文学

被仰望的天才艺术家与被遗忘的证券经纪人——毛姆《月亮与六便士》读书报告

二等奖

季资朝

18级汉语言文学

徘徊在圣人和凡人之间

二等奖

周宇豪

18级日语

是非功过有几何——读《李鸿章传》后感

二等奖

廖文玮

18级历史学

读《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学历史研究素养

三等奖

傅娅倩

17级汉语言文学

复杂人生,留得素心与任真——从《饮酒》读陶渊明

三等奖

张韶雪

18级汉语言文学

生命原罪历史之殇——读《蛙》有感

三等奖

倪彬彬

18级播音与艺术主持

用悲凉给生命上色——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有感

三等奖

陆晨浩

17级哲学

幽灵中的机器?——赖尔《心的概念》读书报告

三等奖


 

与会嘉宾依次为获奖同学颁奖

 

获奖代表交流分享


      三等奖获奖代表、18级历史专业廖文玮同学表示,通过阅读《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他从中学到了历史方法和素养,学会运用多边档案和双边档案,深深地意识到历史的研究没有终点。二等奖获奖代表、17级中文专业陈国政同学分享了读《月亮与六便士》时如何进行互文性创作比较阅读,如何和远方的世界和远方的人产生共鸣。二等奖获奖代表、18级日语专业周宇豪同学分享了读《李鸿章传》时的读书方法,阅读要注重广泛性,还要提升阅读的深度,边阅读边思考,努力与实践结合。一等奖获得代表、17级新闻专业杜心予同学表示,阅读《国史大纲》引论部分时,难以忘怀钱穆先生传达的具有温度的历史,这启发了我们看待历史的新视角、新思维、新想法。


 

嘉宾点评


      随后,在场嘉宾对各位同学进行点评。潘斌老师肯定了陆晨浩同学对哲学经典的挑战,鼓励他继续在分析哲学的道路上勇敢前行。黄爱梅老师在感受到同学们高涨的读书热情的同时,建议大家在被文学里的情感打动之时,也要理性记录下自己的感受,诉之于纸笔。肖洋老师对“书香大夏”系列活动带给同学的深度阅读与写作引导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表示,读书是反馈和接受、是分析和思考。徐瑞哲老师结合自己的经历,鼓励同学们在行走中阅读、在阅读中行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李彦垒老师在总结讲话中表示,“书香大夏”系列活动为同学们营造了一个阅读、交流、分享的良好氛围,带给大学生活更多的理性和思考。他希望同学们通过阅读,学而思、学而行、学而信。


      闭幕仪式渐入尾声,潘斌老师与学生代表、“书香大夏”筹备组姜宗辰同学一起,将写满了美好寄语的书签夹进书中,并将“书香大夏”书卷缓缓合上。大夏书院第一届“书香大夏”系列活动圆满闭幕。

开卷有益

明年此时

“书香大夏”与你不见不散



文字 | 罗春冶

图片 | 曹安琦 白晨曦

来源 | 大夏书院学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