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下午15:00点 ,历史学系副教授董佳贝老师在学生发展空间309带同学们解读唐代女性服饰及其背后所代表的社会风习。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唐代服饰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它在融合了魏晋和南北朝的服饰特点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对之后的宋甚至明清的服饰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从大类上,唐代服饰可以简单分为礼服与常服两类。
礼服即皇后、妃嫔、公主、内外命妇等在正式场合下的衣着。董老师特别具体介绍了皇后这一地位崇高的女性的礼服,皇后礼服共分三等,最高等为受册封、祭祀等重大场合所穿着的袆衣,颜色通常为深青色,上面绣有十二行锦鸡花纹,系蔽膝,腰悬白玉佩,制作精美,雍容大气。第二等为举行亲蚕礼所穿着的鞠衣,鞠衣形制除锦鸡花纹外与袆衣相同,颜色则多为黄色。第三等是举行宴会、会见宾客时所穿戴的钿钗礼衣,钿钗礼衣包括礼服和发髻上的钿,钗,服装颜色不定,与前两等礼服不同,钿钗礼衣不是皇后的独有礼服,内外命妇也可以穿戴钿钗礼衣,但可以佩戴的钿钗数目却与地位挂钩。
礼服之外便是便服,便服包括衫、襦,裙,帔和半袖等部分,其中衫、襦隋是唐五代女性最常见的服饰,春夏多着衫,秋冬则多着襦。其颜色有白、青、绯、绿、黄、红等,以红色居多。裙则主要为红、黄、绿等色材质多为纱、绸、绫、罗、锦等。帔也称“披帛”、“领巾”等,指披在肩上的巾,颜色红绿黄为主,在之后发展成为了凤冠霞帔。
唐代的女性服饰具有及其鲜明的时代特征,除去开放等为同学们所熟知的特点之外,董老师特别介绍了女扮男装与胡服装扮这两个唐代女性服饰特点,女扮男装作为唐朝独特的时代特征,表现在服饰上为女子头戴幞头、抹额,身着襕衫,脚蹬男式黑色高腰靴。而胡服则具有翻领,小袖,长衣,条纹卷口裤的特点。这体现出了唐代开放的文化风气与民族融合的社会背景。
同学感想:
虽然一直很喜欢唐代服饰,但这是我第一次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去了解它,老师一个个妙趣横生的例子很形象地展示了唐代的服饰特点和社会风习,还打开了我之前没有关注过的可以作为研究服饰的素材,如陶俑、壁画。老师的讲解也让我对唐代的开放的社会风气以及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有了更深的认识。
——18级英语专业 高雨欣
通过这次沙龙,我了解到了唐代女性服饰文化,其中包括礼服和常服的各自特点,并从中体会到了唐代的大众审美和社会风俗。除此以外,通过一些具体文物照片和文献资料,加之老师声动形象的讲解,我仿佛置身于当时的社会之中,更是引发了我对唐代整体服饰文化的浓厚兴趣。
——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周灵琪
最感兴趣的还是老师所讲的“女扮男装”,曾经以为只是影视作品的杜撰,但没想到历史上竞真的确有其事,而且有诸多的细节和时人的评价,好像更接近了真实的样子。
——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边雯
唐代女性服饰与社会风习,你都get到了吗?
美育大夏之华服沙龙暂告段落
华服之美,等你继续探索!
文案Ⅰ边雯
图片Ⅰ黄乒凌
来源Ⅰ大夏书院团委、学生会多元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