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大夏|《土拨鼠之日》影评会:爱情,一所最好的学校

发布日期: 2019-05-27   作者:  浏览次数: 202

      5月14日晚,“书香大夏”系列活动之“樱桃影评会”在学生发展空间306研讨室顺利开展。活动吸引了各个专业的数十位同学,一起观赏电影《土拨鼠之日》,聆听大夏书院导师、哲学系青年教师蔡剑锋老师对影片的解读。

      活动在同学们观赏影片《土拨鼠之日》中拉开帷幕。影片以奇幻的剧情、夸张搞笑的演绎,讲述了气象播报员菲尔前往普苏塔尼小镇报导土拨鼠日庆典,以及一系列循环穿越的故事。这部喜剧电影以奇幻的剧情、夸张搞笑的演绎,使同学们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

      “成长”向来是影视作品评点中最关键的主题之一,本次影读会亦不例外:在“爱情”的语境下谈论成长的母题。蔡老师首先根据男主角菲尔的情感发展主线,把电影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游戏人生;第二阶段——笨拙求爱;第三阶段——懂得去爱。

      蔡老师指出,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菲尔的行为现象(对女主角丽塔的追求)从未改变,真正发生变化的是这份爱的本质(真正爱上丽塔)。而从阶段二到阶段三,则是本质(对丽塔的爱)不变,行为现象(追求方式)发生了变化。

知识仅概率,爱情乃必然

      第一阶段,菲尔意识到自己脱离了正常时间轨道,不需要为其所做的事情负任何责任,从此不必受世俗规矩的束缚,因而放飞自我,利用能“倒带重来”的“金手指”,狂吃美食、挑衅警察、盗窃运钞车……

     但是,当菲尔想要对丽塔故技重施,利用每次得到的信息,精心谋划和丽塔的约会,试图得到她的芳心时,却屡屡碰壁:无论他多么努力地伪装自己,无论约会多么顺利完美,最后他得到的总是愤怒的巴掌。

      这或许是很多年轻人的情感误区:许多人都认为“三观一致”就能成就爱情,但其实不然。所谓每个人的“三观”,是个人在成长道路上就已经形成的,同后来遇见的人毫无关系。

      永远不要以为知识就可以赢得爱情——蔡老师如是说。不要把“心心相印”误以为是“心心相同”。蔡老师以《茜茜公主》的剧情为例:公主与王子年少初遇,两人在交谈中发现几个彼此的共同点,他们就这样相爱了。他们的确相似,但这种相同不能成为爱情的要素。“心心相印”代表两人有情感关联,但“心心相同”纯属巧合。

     也正因为这样,尽管菲尔已经对丽塔了如指掌,把约会过程安排得天衣无缝,丽塔还是会感觉古怪与不真实,潜意识里还是保持警惕怀疑,不愿与菲尔建立亲密关系。

      蔡老师指出,很多年轻人在追求喜欢的人之前,很可能会向对方的朋友们打听心上人的信息,然后以此粉饰自己,来接近对方。这样的行为,实质上只是一种“取悦”,所有营造出来的幻象迟早会破灭,而这种行为对他人而言也是一种欺骗。

知识属于概率的范畴,同命运毫不相关;而爱情,则是一种不同于任何概率的必然。


爱情“无功受禄”

      第二阶段,菲尔对丽塔的攻略屡屡受挫,他变得沮丧、灰心,但在这个过程中,他真正爱上了丽塔。在这个阶段,他开始努力向丽塔剖白自己,告诉她发生在他身上的荒诞的事,试图获得她的理解和信任。

      蔡老师感慨,世界上不存在所谓“情场高手”,若有人自我认为是“情场高手”,那么此人恐怕并非处于“情场”。因为哪怕有人恋爱无数次,那下一次爱上,照样会像一个笨拙的孩子。

       这个阶段的菲尔正是如此。在此之前,他可以毫无负担地玩弄其他女孩,利用上一个“土拨鼠日”获取的信息引诱她们上钩,对她们假装深情,许下不可能到来的“明天”的承诺。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菲尔称得上“情场浪子”,但是在第二阶段,他急于剖白和证明自己的举动可谓是笨拙滑稽,也正因为如此,丽塔慢慢开始相信他,并愿意陪伴他度过时间循环的节点,看看能否帮助他,但此时丽塔也并没有爱上他。第二阶段,正是现实恋爱中的真实困境。

      对于此片的最大亮点时间穿越,蔡老师点出,时间循环的设定在影视文学作品中十分精彩有趣,然而若想得到真实“一次性”的人生,则会伤感十足。蔡老师警告大家,不要误以为爱情是某种努力的结果,即所谓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真正的恋爱中,情况恐怕正好相反,是“精诚所至,远远滚开”。一味自以为是的付出,会给对方带去沉重的负担。同样,爱情中自以为的伟大牺牲只是自我感动,而分手后为自己曾做的决定责怪对方,更是无理取闹。

      正如米兰·昆德拉所写的:”人生是一张永远成不了画的草图。“人生只有一次,没人有机会将其修改完美。爱情的道路也是单向线,不能回头,只有跌跌撞撞的阵痛,然后才有破茧成蝶的成长。成长不是一个选项,它与死亡一样,是一件每个人终究要自己面对的事。

你若盛开,幸福自来

      最后一个阶段,菲尔不再把所有的目光集中在丽塔的身上,他接受自己可能永远循环生活下去的现实之后,开始专注于生活本身。

      他学弹钢琴、冰雕,开始欣赏文学与音乐,在每一个循环日的必经节目:千篇一律的”土拨鼠日“报导中,他倾注情感。在经历了无数次的重复后,他反而开始从所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中体会温情。

      知道这天小镇的每一地点、每一分、每一秒将会发生什么,菲尔俨然成为了小镇的上帝——他恰当好处地出现在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面前:面临死亡的流浪老人、要摔下树的孩子、闹分手的情侣、被噎住的男人……他日复一日地帮助这些人,尽管知道第二天一切又会回到原样,重新上演。

      有同学对这种行为表示不解,蔡老师以自己曾经照顾重病父亲的亲身经历来进行向同学们阐释。蔡老师说道,能感受到父亲脉搏的每一天,对他来说都是又被父亲“照料”的一天:父亲还活着,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慰藉。对菲尔也是同理,他的每一次帮助都有其独特的情感意义。

      然而当菲尔不再把目光专注于丽塔时,她却被他所吸引;当他已经不再纠结于逃离循环的时候,解脱不期而至。爱情发生得很自然,而且通常伴随着惊喜。因此,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么,重要的是你是否做自己。

      最后,蔡老师总结道,他希望通过对这部影片的解读,使同学们获得对人生与成长更饱满的认识,从而尽其所能为同学们减少一些人生的遗憾。在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掌声中,本次影评会圆满结束。


文字:丁意

图片:黄乒凌

来源:大夏书院学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