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维国院长:自主学习的规律与策略
在高等教育学业压力增大和信息爆炸的背景下,注意力分散、学习动机不足等问题不可忽视,如何有效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界关注的重点。加之高中到大学学习方式的巨大转变,许多学生出现了难以适应的状况。为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业问题,我校通过系统的训练和讨论,探索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11月3日上午,2023年秋季学期期中学生工作例会暨学生工作卓越育人大讨论启动会在闵行校区行政楼403会议室召开。书院院长、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庞维国以《大学生自主学习:他们还缺什么?》为题进行专题报告。
报告会上,庞老师不仅深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的普遍问题,而且结合最新的脑科学研究,揭示了这些问题背后的心理和生理机制。他指出,在5-20岁的大脑发展过程中,智力发展与个性社会性发展的不平衡可能会导致学习动力和效率的下降。教育者应理解这一发展趋势,并结合学习目标、环境、形式的巨大变化,通过提供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他提出了自主学习的六个核心过程和应对学习拖延的策略,为学生本身提供了可行的行动指南。
自主学习:培养策略与认知技能的探索
庞老师提出了自主学习的六个过程: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利用学习资源、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价学习结果。自主学习不仅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能力,它包含动机、方法、时间管理、过程和环境等多个方面。针对这些方面,学生常常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包括学习动机问题、学习方法问题、学习时间问题、学习过程问题和学习环境问题。
他强调,为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育者应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包括鼓励学生按照兴趣选择专业、增强信心、提供实践机会、跨学科学习等。对于学习方法的问题,他建议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团队,积累经验,并通过有效的本科生导师制为学生提供指导。
在学习过程方面,庞老师提出要加强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即对自我认知的理解,这可以通过自我监测和记录等策略来培养。同时,他提倡细化学习任务并提供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活动。
关于学习资源问题,庞老师则认为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物质和社会资源,帮助他们熟悉并有效使用学校提供的专业学习资源。
学习拖延:自我调节与性别差异下的干预策略
针对学习拖延问题,庞老师进行了简要阐述。他认为,学习拖延本质上是一种自我调节失败,或者说自主学习能力的缺乏。通过考察性别差异和大学生拖延行为的趋势,他从任务特性、个人特质、角色冲突和自我调节四个维度探讨了拖延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学习拖延的策略。
在应对措施方面,他认为高校应将学习拖延问题纳入新生教育及日常学习管理中,特别是在大一新生阶段进行有效的干预。为了改变学生的拖延习惯,庞院长建议采取认知-行为干预方式、理性情绪行为干预方式,并强调了“一次性养成”教育理念的重要性。
据悉,本次专题培训是落实学校学生工作卓越育人大讨论工作的重要举措,后续还将依托学风工作室、信息化平台、主题班会等,打造卓越育人新学风,以质量文化涵育卓越发展,让卓越育人理念深入人心。
聚焦卓越育人,大夏书院锚定本科新生第一年的关键发展期,通过“一次性养成”,促进新生从高中生向社会人的质变,发展与专业能力相促进的通用能力和素质,夯实新生卓越成才的稳定基底,做好超越自身局限、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