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在春天这个花香四溢的季节,大夏书院淑德志愿者小分队的同学们,在响应“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的同时,结合疫情当下的时事,在线为奉贤南渡、西渡和闵行江川三个帮教点的小朋友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小课堂活动,号召小朋友们多读书、多关心身边事。本次活动也获得校资助中心“助力扬帆”项目的指导与支持。
一、淑德成长回眸
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书院淑德志愿者小分队成立于2017年9月,是由大夏书院“淑德助学金”受助学生自发组织的公益社团,隶属于大夏书院奖助勤贷中心,并接受上海市淑德公益基金会的指导。淑德志愿小分队以“淑德永存,大爱无疆”为宗旨,以“助学-帮学”为形式,旨在为受助学生搭建感恩公益、回报社会、传递爱心的平台,同时提供美育养成和社会实践机会,以此培养受助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淑德志愿小分队在奉贤南桥、奉贤西渡、闵行江川和闵行吴泾设有四个帮教点,在社区、街道和司法局的帮助下,牵手特殊困难人员家庭子女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给予学业上的帮助和心理辅导等。这是一项长久的、有着建设性意义的支持,不是单一方向的爱心传播,而是循环扩散的爱心辐射。
每周的常规活动形式多样,除了日常的学业辅导,志愿者们常常利用各自的专业知识开设“小课堂”,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小课堂为小朋友们开启了一扇扇看待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的知识之窗。这次的疫情时事小课堂就是志愿者们为了给小朋友们科普防疫知识、培养阅读习惯而精心设计的一次活动。
二、课堂内容精彩回放
1、南渡:新冠肺炎科普知识
南渡帮教点的志愿者小老师们带着小朋友们一起,深入了解新冠肺炎的的症状、预防措施等重要知识~
敲黑板×1,要注意区别新冠肺炎与流感、普通感冒哦!避免过度恐慌,心情愉快感冒才能好得快!
敲黑板×2,面对新冠,我们改如何防护呢?
勤洗手、戴口罩,阻断传播能起效;
勤开窗、常通风,适当消毒有必要;
不聚会、少出门,公共场所不乱跑!
这次科普小课堂,让小朋友们了解到什么是新冠病毒,也更清楚应该如何预防,还学到了如何区分新冠肺炎和普通感冒,干货满满!不仅仅是大朋友向小朋友讲述知识,小朋友们也分享了他们收集了解到的消息,并且还简单的谈了自己的看法,小小年纪就如此关心时事,未来可期!
2、西渡:风雨同舟砥砺前行
在西渡帮教点,志愿者小老师们用生动的事例向小朋友们讲解“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面对这次疫情大考,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最终取得了这次疫情的胜利,由此可见,团结一致的重要性。
同样,“积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滴答滴答我,我哗啦哗啦你),我们必定不会忘记那些帮助过我们的国际朋友们,他们困难之时我们必定伸出援助之手。
3、江川帮教点:疫情报道慧眼识珠
“你知道这次新型冠状肺炎的国际名称是什么吗?”
在志愿者小老师的带领下,小朋友们清楚地了解到新型冠状病毒名称的变化历程。通过新冠病毒名称的变化,小朋友们要注意了:在关心时事的同时,也要慧眼识珠,要有清晰的辨别能力。
三、大小朋友话感想
讲到国际舆论对中国的污名化报道时,小朋友们若有所思的样子使我们感到十分欣慰,原来一颗爱国的种子早早就在他们心中生了根,将来一定还会发芽、开花。
——纪楠
“可恨相逢能几日,不知重会是何年”,苏东坡诗中如此写道。我们相聚已久,相别亦长,感谢淑德,我们渴望下一次的相遇。
——李永可
“钟南山爷爷告诉我们很多防护的知识,是我们的健康卫士。”
——戴同学
“我的姐姐之前送给我一本书,我很喜欢,我以后想读更多的书。”
——刘同学
四、总结提升唱未来
此次疫情,中国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其背后离不开众多平凡而英勇的普通人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传递正能量,一起读懂中国,则是00后大夏淑德志愿者希望传递给10后小朋友们的初心。大夏书院淑德志愿者小分队的同学们积极发挥自己作为人文社科专业学生的的专业优势,在当今面临疫情大考之际恰逢世界读书日的契机,把读时事、评热点融入到每周的常规活动,通过领读新闻报刊,引导和鼓励小朋友发表感想和见解。虽然隔山隔水未能彼此牵手,但爱和感动让我们的心同频共振。
撰稿人:石欣怡、裴颖
指导老师:施能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