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课,3公里
他们组队探上海
主动思考,探索未来
用脚步丈量上海
以所学拓宽视野
主动思考,探索未来
2023年10月21日
大夏书院“City walk”
行走课堂系列活动第二站来到
“海派之源、徐汇之光”
徐家汇源
这里有
中国最早按西洋办学模式设立的学校
徐汇中学
远东第一大教堂
徐家汇天主大教堂
跨越两世纪的
圣母院旧址
上海近代现存最早的图书馆
徐家汇藏书楼
魔都里的人文荟萃之地
光启公园
下面让我们跟随同学们的脚步
一起探索海派文化的基因吧!
张瑞恩
“上海对我来说便远远不只是一个城市,它正慢慢成为我的第二故乡”
国际汉语文化学院2023级本科生张瑞恩提到:“当我真正了解徐家汇名字的由来,了解上个世纪有个叫徐光启的能文善武的智者葬在这里,他的经世致用之学,至今也影响着徐家汇;当我真正走进圣母大教堂,看见徐家汇藏书馆,欣赏光启公园的繁盛翠绿之后,上海对我来说便远远不只是一个城市,它正慢慢成为我的第二故乡。”
“徐家汇源是徐汇之心,也是海派之源、徐汇之光,”经济与管理学院2023级本科生黄子妍同学表示,“从徐汇公学到徐家汇教堂,再到徐光启公园,这一块处于繁忙市中心却又闹中取静的土地记载着一段我们每个人都深记在心的历史。四百多年前的这里,欧洲的先进科学技术初次被传播于此,而现在的这里,玩闹的孩童、步履匆匆的上班族和公园里老人悠扬的笛声,无一不在向我们展示着时代的变迁和进步,令我感慨万分。”
上海市徐汇中学
卫燕楠
“我见识到了上海中西文明的碰撞交融,感受到了艺术与科技的魅力”
教育学部2023级本科生卫燕楠同学表示:“通过这次行走课堂,见识到了上海中西文明的碰撞交融,感受到了艺术与科技的魅力。”此外,在行走的过程中,她也认识到了不同风格的欧式建筑支柱,了解了不同文化的异样风情,意识到保护历史文物遗址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卫燕楠同学感叹道:“这是一场不可多得而又意义非凡的活动!”
“在徐家汇这布满高楼的繁华之地,自上海开埠,传教士涌入,便进行科学观测与文化传播,建筑了藏书楼、天主教堂、圣母育婴堂等,”统计学院2023级本科生王雨洁同学表示,“我也认识到了上海的科技之光徐光启先生,他极大地推动了明朝科学技术还有教育的发展,徐光启纪念馆的一篇篇手书、一幅幅画作深深吸引了我。如今,徐家汇也是经济、科技之中心,身为大夏书院的一员,经过此次活动,我会跟随徐光启的脚步,勤奋学习,将自己所学奉献给国家!”
徐家汇天主教堂
徐家汇书院
包蕾
“开放包容与人文关怀正是海派文化的特质”
“徐家汇源不仅史迹聚集,人文荟萃,更可贵的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她始终延续和发展着海派文化的开放包容和人文关怀的特质,”教育学部2023级本科生包蕾表示,“此次参观的中西合璧的徐家汇天主教堂、古典的徐家汇书院等建筑也将国际化大都市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
“上海历史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交织融合,让我更有兴趣和动力去探索与认知全面的上海,打破自己的固有印象,体验上海的人间烟火和丰富历史,”公共管理学院2023级本科生章子如同学说道,以前一直以为上海是充满科技感,现代化的冷冰冰的钢铁森林,通过这次行走课堂的活动,让我体会到上海各个角落中历史的温情注脚。我领略了外国建筑的浪漫风情,了解了徐光启先生的丰厚人生,感受了深秋上海的涓涓暖意。
光启公园
徐光启雕塑——夜观星象
黄语诗
“海派文化如何传承?‘活化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构筑新的城市记忆”
经济与管理学院2023级本科生黄语诗提到,在徐家汇天主教堂的每个角落都能“阅读”历史文化;市民在天主教堂周围生活、休息,正实现着历史建筑与现代生活“共生”,“烟火气”重回,也构筑着新的城市记忆。“活化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在上海还有巨大的赋能空间,通过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建设、文旅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努力实现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的有机统一,才能让赋予当代功能的历史建筑,与城市和城区生活有机融合,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徐光启曾经说过“欲求超胜,必先会通。会通之前,必先翻译。”在当时中国封建落后的年代,他以学贯中西的视角启迪中国人学习翻译外国书籍。国际汉语文化学院2023级本科生张瑞恩同学谈到:“上海处在中外交流相处的第一摩擦面,也是汉语的故乡主体,我作为汉语国际系的一员,在未来应担当好汉语教学的责任,让汉语得到普及延续,但更重要的当然是为了世界文明的友好交流而努力。”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2023级本科生邓贺华同学在活动之前时常在想,身为城市的一员,自己能为城市做些什么?在本次行走课堂结束之后,他有了答案,邓贺华表示:“我觉得我可以通过用我的专业知识去更好的服务民众,让大家有更好的心态去应对生活中的压力,提高民众对自我及生活的满意度,更快乐地享受生活。”
软件学院2023级本科生俞骞同学说道:“这次活动让我对徐汇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教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深受徐汇中学的教育理念和学风的影响,对徐光启博物馆所展示的科学教育理念深感启发,也对徐汇教堂不同宗教信仰的包容和尊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更加珍惜学校和社区所提供的教育资源。我希望将来能够以这次参观活动为契机,更加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社会,为社区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学部2023级本科生吴洋表示:“作为教育学部的一份子,我认为我可以做的就是自身多多参加类似的学习经典活动,从中获益,并感悟其中的精神并学习。在之后的学习及教育中,也会尽力让更多的学生们了解到这种课本之外的奋斗精神并加以学习。”
徐光启纪念馆
刘心洋
“他乡遇故知”
在这次的city walk中,也发生了令人惊喜的一幕,在团建的过程中发现在这30人左右的小队中,竟有两位同学来自同一所高中,在大夏书院的活动中相聚,国际汉语文化学院2023级本科生刘心洋同学提到:“他乡遇故知,相谈甚欢,在茫茫校园的一隅能有同乡的人,心中的温度便不同于前。”
来自越南的国际汉语文化学院2023级本科留学生阮裴明秋同学开心的说到:“今天对我来说是美好的一天,我不仅拍了好多好看的照片,还学了不少上海的历史和文化。不过因为我的中文水平有限,讲解的时候听到的知识记得不太清楚。但是中国朋友们很热情,她们帮我拍了好多好看的照片,我也因此认识了很多新朋友。”
期待未来在大夏书院的活动平台中,有更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一起,探索上海、爱上上海、建设上海!
@你,请提案:
“我能为上海做什么?”
“作为城市的一员,我能为上海做些什么?”
思考,未完待续!
如果你有“金点子”“好想法”“新方案”,请扫二维码登录第二课堂报名,并讲提案发送至office@dx.ecnu.edu.cn,邮件标题格式:姓名+学号+提案。
持续留言,优秀提案将计入第二课堂成绩单,并获得“金点子奖”!截止日期11月4日!
本期活动组织志愿者荣誉榜
为他们的辛勤付出点赞!
组织策划、新闻稿:教育学部 2023级研究生 段雅萍
小组长:统计学院 2023级本科生 王雨洁
小组长:软件学院 2023级本科生 何冬语
小组长: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2023级本科生 黄芯夷
小组长、新闻稿: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2023级本科生 史鸿博
视频制作:教育学部 2023级本科生 吴洋
摄影:统计学院 2023级本科生 殷山晴
行走课堂,期待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