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晚,大夏生涯工作坊邀请我校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的刘继亮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主题讲座——当幸福来敲门。刘老师紧密围绕生涯规划与职业选择中常见的问题,带来满满“干货”,以其用丰富的经验,带领同学们领悟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人才济济,路在何方
关于就业,你了解多少?年年增长的毕业生人数、年年火爆的招聘会现场,无疑将越来越多人推向“慢就业”现象,可是变相地“延期”毕业或是踏入社会时才去了解就业只会让同学们从主动沦为被动。通过种种引例,刘继亮老师表示:“如今发展得比较好的同学,多数不是选择毕业就‘待定’的同学,而是那些在毕业以前就做好规划,并立刻付诸于行动的人。”他为同学们抛出了一道思考题:面对游学、做义工、实习的“待机族”,大学生们该如何在这个人才济济的市场崭露头角,选择一条合适自己独一无二的道路?
拨云散雾,重在规划
讲座中,刘老师指出了目前就业结构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并分析了大学生对就业整体满意度较低的社会现状,进而强调了当代大学生培养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诸如学习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等,这便是从认识问题的层面转变到准备应对方法的层面。为了拨开重重笼罩在就业之路上的迷雾,我们需要做合理的大学生生涯规划,相信同学们在跨过自己设立一个个目标时,也是跨过了真实的自己,这将成为未来简历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了解自己,了解对手
刘老师强调,做好恰当的生涯规划,同学们必须要足够了解自身,不光是优点和兴趣点,缺点也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了解风云诡谲的市场,了解你的对手,这一步必不可少。正确的自我定位会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准备面试,同学们要做的,不是证明自己是申请者中最优秀的,而是要展现出自己是最适合那个岗位的一个。刘老师表示,当同学们开始思考自己的特长潜质、奖励荣誉、社会风云时,也许就离幸福不远了。
“一个人若是看不到未来,就掌握不到现在;一个人若是掌握不到现在,就看不到未来。”
活动的最后,刘老师寄语同学们尽早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把握现在,为将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交流提问环节,同学们围绕辅修专业、职业定位等问题与刘老师进行了探讨,刘老师结合具体案例耐心地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仍围在刘老师身边积极提问,现场气氛热烈。
本次讲座启发了同学们思考大学期间如何开展生涯规划,以及如何提高自己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现在开始生涯规划,为时不晚!希望同学们珍视每一个现在,用开阔的眼界和饱满的热情去联结过去和未来,共同织就幸福的网。丹书白马,不负韶华!下一次,当幸福来敲门时,相信你,心中满是坚定,眸中璀璨如星!
文案 | 潘瑜
照片 | 曾庆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