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书院讲坛(第17期)|沈乔生:我为什么重返文学

发布日期: 2019-03-18   作者:  浏览次数: 164

      千帆过尽,方知文学才是最真的召唤。3月13日,中国语言文学系、大夏书院联合举办了第十七期大夏书院讲坛,并邀请了国家一级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沈乔生先生在黄玲玲楼多功能厅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沈乔生先生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为同学们生动地阐述了他“为什么重返文学”的心路历程和创作体会。

      沈老师从近年备受瞩目的议题入手,对钱理群先生提出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理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像我们这一代的人,受大环境的影响,人人都是集体主义。而你们这一代人不同,往往着眼于自己,这并不奇怪,相较以前从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进步。利己,需要客观地分析来看。”沈老师表示,自己也曾遇到过“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是他始终认为,这样的人在大学生中间终究是少数。利己本身无可厚非,重要的是要处理好利己与利他之间的关系。如果利己的行为违背了人性,忽视了他人的利益,那么这种行为就是不可取的。

      接着,沈老师谈起了自己的创作经历。作为老知青,沈老师初中毕业后就下乡到北大荒。沈老师回忆说,那段知青的时光是十分艰苦的,这种艰苦不仅仅来自于生活与劳动的辛苦,也来自于精神世界的空虚,因为没有文学书籍可以阅读。后来沈老师偶然发现一位来自上海的学生带来了整整一皮箱的外国名著,于是他就常常向该同学借书阅读。其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一本书便是雨果的《悲惨世界》,书中冉阿让的故事让他备受感动,在阅读的过程中他深刻地体会到了文学的力量。从那时起,沈老师就决定开始文学创作。于是,每到晚上劳动结束后,他就一人窝在炕头进行写作。尽管环境艰苦,沈老师还是写出了优秀的作品,并在知青中流传开来。

      从此,沈老师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文学生涯。经过不断努力,沈老师的第一部作品以连环画的形式在他大学一年级时发表了。大学三年级时,他发表了中篇小说《月亮圆了》。1983年,沈乔生老师的作品获得了首届优秀中篇奖。他的创作一直持续到1992年,之后沈老师暂离文坛,但仍以剧本和小说的创作形式坚持着写作事业。近年来,沈老师主动融入自媒体时代,创立了微信公众号,再次以全新的形式将自己的文学作品展现给大众。

      讲座过程中,沈老师多次提到文学创作要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沈老师提到,文学创作要百花齐放。何谓百花齐放?就像我们不能要求玫瑰花具有紫罗兰的清香,百花齐放即是一百种花按各自的形态,各自的颜色,各自的芬芳绽开来。文学创作,从形式上和从内容上进行创新都是可取的。与此同时,人性与文学的关联亦是密不可分的。沈老师谈道,人性的力量相当顽强,而文学就是用语言文字来艺术化地表现人性。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中,同学们踊跃发言,提出了颇具深度和个性的问题。有同学问到文学创作中如何获取灵感。沈老师指出,文学创作的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擅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在阅读过程中融入自身的思考。亦或着眼自身,从最困扰自己的问题入手,用思考的眼光审视身边人,审视自己的内心。

      也有同学认为,现在这个时代,文学已经成为一个小众化,精英化的东西。上世纪八十年代全民文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青少年也更愿意看玄幻、言情小说。沈老师认为,如今时代变迁,各行各业都在蓬勃发展,文学不再成为人们唯一的选择,因此不存在全民文学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但文学不会死亡,因为人性不会逝去。当前需要的不是复制80年代的经历,而是创造一种新的形式,以人性为基础,进行新的创作。我们对待新的事物也应该用更加开阔和包容的视野和心态去审视,但永远不要失去思考的能力。

      讲坛结束后,沈老师对其新作《女王邮轮号》进行了现场签售。同学们纷纷排队等候,近距离感受作家风采。

      随后,沈老师现场挥毫泼墨,赠与大夏书院劲健生动的书法作品。


在这个充斥着焦虑和缅怀的时代,

许多人都在追溯,都在找寻。

奢望文学创作时时与你相随,

惟愿你心迷茫之时,

可有一书相伴。



文案:常玲楠、李子涵

图片:杨典萍、张思妍、白晨曦

来源:大夏书院学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