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大夏书院和光华书院赴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和求是学院就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课程、学院特色文化、内部组织架构等进行调研。
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工作团队交流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文腾详细介绍了学院的人才培养理念与探索实践。竺可桢学院成立于2000年5月,是浙江大学对优秀本科生实施“特别培养”和“精英培养”的荣誉学院,是实施英才教育、培养优秀本科生的重要基地。据介绍,竺可桢学院以荣誉课程体系为依托,邀请一批国家级教学名师和优秀专业教师担任荣誉教师,开展厚基础宽口径、交叉融合的课程讲授;推行专业导师制,为高年级每位同学聘任1位导师,实现多元化培养和个性化培养相结合;积极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尝试混合班、人文社科实验班、求是科学班、巴德年医学班、交叉创新平台、新神农班等模式不一、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拓展国际资源,实现与全球名校的长效合作,实现100%覆盖学院学生的国际化培养体系;每个班级聘任一位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开展细致入微的日常教育管理。竺可桢学院在优秀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实践道路上的开拓创新和勇于探索,使大夏书院、光华书院的工作团队深受感染。双方还就人才培养机制、荣誉课程、国际交流、个性化培养方案等等问题做了探讨和交流。
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工作团队合影留念
随后,大夏书院、光华书院团队前往浙江大学求是学院学习调研。求是学院成立于2008年7月,是浙江大学配合通识教育、大类培养需要而实行“一横多纵”学生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求是学院院长邱利民对求是学院的总体情况做了介绍。据了解,求是学院学生工作团队由辅导员、班主任、新生之友、事业之友、德育助理等组成,共同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管理职能;以学园工作模式,依托学生住宿制社区,探索园院协同工作模式;积极尝试探索新生养成教育MOOC课程、学生服务网络平台、师生交流吧等,实现浸润式的教育。大夏书院、光华书院与求是学院就园区制下学生日常思政管理模式、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辅导员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探讨交流,并就学生青年学生交流合作等达成初步意向。座谈结束后,调研团在丹阳青溪学园主任翁亮、蓝田学园主任黄任群和紫云碧峰学园分团委书记刘帅的陪同下,分别参观了三个学园园区建设情况。
与浙江大学求是学院教师交流中
与浙江大学求是学院教师合影留念
大夏、光华书院此次赴浙江大学调研,旨在积极实践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拓展视野,吸纳兄弟高校人才培养的特色做法和宝贵经验,积极转化融入书院办学育人的思路,助推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编辑 | 吴瑞琪
来源 | 大夏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