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育人初心,论大学思考 —刘一清教授做客大夏书院“一心”辅导员沙龙

发布者:曹安琦发布时间:2020-04-22浏览次数:353

417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通信工程专业责任教授刘一清做客大夏书院“一心”辅导员沙龙第11期。以“大学的思考”为主题,刘一清面向辅导员分享了精英班的育人理念与实践,并展开交流。活动由大夏书院党委书记韩春红主持。


教育要培养什么人?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刘一清分享了创办通信与电子工程精英教育实践班的初心与实践。以“为国家培养一批最优秀的工程师”为使命担当,不断探索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教育”模式,致力于打造以“崇尚道德、勤奋努力、追求专业”为核心理念的文化,2014319日刘一清发起成立精英教育实践班(简称精英班),并担任班主任。至今,精英班成员在研究生直升、奖学金评比以及各类竞赛、科创活动中都表现出了很强的竞争力。

 

如何培养人?

刘一清讲道,精英班的学生不应成为应试学霸,而是要成为“新时代的精英”,以国家民族复兴为己任,具备“家国天下”的情怀。因此,始终把德育放在精英班育人要求的首位。

——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每天早晨6:30,刘一清都会准时带领学生晨跑,风雨无阻。既增强体质,又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加强品德修养。教育引导学生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增长知识见识。教育引导学生以自我学习为重点,在提高自我认知的同时,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有效管理时间,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培养创新思维,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

——增强综合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培养综合能力,学会自我管理、与人合作、与人分享,具有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关于大学的思考

作为一名在师大求学、成长和工作几十载的“师大人”,刘一清对于大学有着独到的理解。他指出,要站在人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大学、思考大学;要从适应社会的角度来要求自己、锤炼能力;要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学习最有用的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要学会分析自我,正面看待社会,积极看待人生;要全面地看待问题,掌握分析思考的方法,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随大流;要有换位思考的能力,要与人为善。

 

通信与电子工程专业精英班是我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亮点,近年来成果显著。精英班的育人理念和培养模式,为打造书院卓越本科生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针对性、有效性的宝贵经验;刘一清在育人过程中的教育管理经验和工作智慧,对拓宽工作思路、提升育人能力有很大的启发。

 

参会辅导员学习心得

张长军表示,“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强身健体,长期坚持还可以养成自律的习惯,而自律本身就是一种人生态度。刘老师躬先表率数年如一日的带领着精英班同学们坚持晨跑,令人钦佩、感动,深受启发,作为思政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思考和进步,学会‘精准滴灌’的方式,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曹文韫表示,“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刘老师非常注重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规划的能力,这一点让我很有启发。作为教师,授人以鱼并不能帮助学生学会独立,唯有让他们在摸爬滚打中学会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这才是真正的‘育人’成效。”杜源恺表示,“刘老师不仅对学生有高标准,对自己也有高要求,精英班的养成也是一次共同师生成长的过程。对我们辅导员而言,也需不断增强自身的阅历和知识储备,与学生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文:施能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