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云端开课以来,在专业院系和职能部门支持下,大夏书院师生在线参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活动。为持续做好“云”育人,3月31日14:00,大夏书院在线举行3月工作总结交流会。书院全体教师参加,党委书记韩春红主持会议。
云端在线,发展支持进行时
面对在线育人新契机,辅导员围绕学业学习、生涯规划、身心健康、思想引领等畅谈交流,分享心得感受。
2017年级组:生涯启航正当时,发展支持不断线。身处大三,不少同学对出国、就业、考研等发展方向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以“疫情之下的危与机”为主线,各专业分别开展主题班会、个别交流、家校协同等,共同谋划生涯规划。
2018年级组:云端学习有章法,空中课堂重自律。围绕在线学生的困难困惑,2018年级组的7位辅导员积极开展学业指导,重点做好云端学习的支持工作,协助同学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踏入新学期的学习。
2019年级组:适应转衔新生活,身心成长为关键。2019年级组围绕思想价值引领和身心成长,开展主题班会、导师个别化预约和学习小组等,在“云端”营造集体氛围,共同度过居家学习的新阶段,积极探索大学生生活方向。
在线凝聚,师生合作共成长
围绕疫情期间同学的需求和期待,各班级、各中心及学生团队开展了特色化的活动。
张长军重点介绍海外交流同学情况。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中,仍在海外交流的同学需要特别的关心呵护;辅导员及时将学校的关心传递给同学和家长,做好安全提醒和身心关怀,确保每一位同学的人身安全与学业顺利。
赵景玮重点介绍“师生共读党章”项目。党建向云端迁移是当下的一个趋势,正在推进的“师生共读党章”活动就凝聚了来自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政治学系、法学院、社会发展学院、传播学院、外语学院、机关第一党支部、大夏书院及关工委的32位老师,与学生共读党章,进行了一次积极尝试,
冯添华重点介绍“为爱陪伴十分钟”项目。2018年暑假书院师生曾在啊喇乡中心学校支教,这里海拔在2000米以上,信号断断续续。在与中心校校长纳思伟的沟通中了解到, 一共 有36位小朋友家里既没有网络信号,也没有智能设备,完全无法正常接受网络教育,处于“断线”状态。经过反复商议,最终确定用“电话”这种朴素而传统的方式,让36位小朋友“停课不停学”,持续得到温暖陪伴。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47名学生党员利用课余时间,已经给小朋友打了200多个电话,累计通话时长超过1000分钟。
曹安琦重点介绍“云团课”项目。疫情爆发以来,书院团委发起10期“云团课”,围绕价值引领、身心健康、居家运动等凝聚师生,讲好抗疫故事。
黄天翔、焦艳、施能婧重点介绍了“云助课”项目。云端开课以来,书院辅导员与专业院系密切协同,共助课252门次,收集学生反馈800余条,为专业院系提供课程反馈专报8篇。此外,书院还推送了“学霸时间表”和“学导云解忧”两期推送,为学生开展线上学业指导。
此外,辅导员还分别介绍了“寒假云作业”“导师个别化预约”“积极分子在线座谈会”“抗疫微基金”“求职启航月”等主题活动,并就积极发挥学生创造力、师生合作开展活动等进行交流。
此外,辅导员还大家分享了最受触动的那些瞬间。有海外的同学们对祖国、学校关爱的深切感动;有同学发挥所能,竭力做好志愿服务工作;有班级守望相助,互相鼓舞,度过突发状况……一点一滴的感动,汇聚成一股暖流,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温暖着每一个人。
总结环节,大夏书院院长沐涛讲道,特殊时期做好学生的心理、生活、学业和发展支持,是辅导员的“基本功”;为此,我们要找准同学的需求,做好支持工作,帮助学生学业不掉线、成长不掉队。党委书记韩春红讲道,3月以52场云班会开启,以师生的成就感结束;3月是云端开学的首月,是师生适应在线学习的新阶段,又是育人模式的新探索;在适应了云学习、云育人之后,希望师生再接再厉,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充分、更长远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