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抗疫丨疫情当前,95后、00后大学生这样做!

发布者:曹安琦发布时间:2020-02-14浏览次数:103


像所有高校学子一样,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书院近2300名学生始终关注、思考并参与这场战,他们活跃在网络,在线传递正能量;他们担任志愿者,在一线尽一份力;他们立足专业,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当代学子的青春力量。

 

党团在“线”,青年学子担当防疫“主讲人”

大夏书院学子来自华东师大人文社科类的8个专业院系,生源分布在全国各省市和12个国家。疫情当前,虽无法见面,却保持在线;虽在家中,仍抱团鼓劲。书院学生党支部、党章学习小组、班级、团支部纷纷在网上活跃起来,互相支持、参与讨论、积极发声,为抗疫献力。

 

华东师范大学2019级政治学专业团支部线上团日活动


29—10日,书院学生党支部利用学习强国APP”平台,以疫情下党员如何做好抗疫责任人’”为主题,分组召开三场组织生活会,47名学生党员全部上线,以思考:内心火热,头脑仍保持冷静”“情感:身在海外,心系于祖国危难”“行动:力虽微薄,疫情当前皆可为为主旨开展热烈讨论,并以党支部名义倡议书院全体师生每一个人担一份使命,每一个头脑保持一份理性,每一颗心充满热情,做科学的传播者,做健康的守护者,做家庭的关爱者,做社会的担当者。坚定信念,万众一心,主动防疫,迎接胜利!

 

书院12名留校学生组建临时团支部,组织同学担任小太阳,开展安全宣讲、应急服务、情绪疏导工作。临时团支部考虑到同学外出困难,可能存在物资采购的问题,给同学们贴心送来物资大礼包,包含各类零食、坚果、水果等,送到寝室楼下,让留校同学们足不出户,增加寝室储备,为寝室防控加固防线。同时,临时团支部充分利用线上资源,通过微信小打卡小程序建立寒假留校暖暖联盟圈子,邀请留校学生加入,圈子内进行打卡。目前已经进行打卡主题有武汉,我想对你说……”同学们用朴素真挚的话语,传达武汉,加油”“武汉,必胜的加油和祝愿。

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书院学生党支部线上组织生活会

 

书院学生团支部、党章学习小组纷纷行动起来,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线上“微”团课、“微”党课,学生自觉化身“出卷人”,全班同学作为“答卷人”,隔着屏幕抒发观点,展开思想碰撞。同时,学生纷纷制作具有00后特色的图片、表情包、Vlog等,互相守护、互相勉励,为武汉加油,为祖国加油。2018级和2019级政治学类专业团支部积极探究社会突发公共事件的逻辑,尝试做出当代青年力所能及的贡献;2019级历史学专业团支部围绕致病原因”“健康防控”“心理调节”“信息甄别”“社会动员五大主题,开展云科普”“云讨论,倡导让宅”时光具有“学习力”!

 

身处“一线”,做力所能及之事

 

学生返乡后,他们主动做好自我防护、确保身心健康,并向家人积极普及防疫知识。同时,不少同学响应号召,担任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2017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王铸在家乡重庆南坪,配合所在社区,担任所在楼栋的楼长,配合物业进行防疫工作,比如张贴防疫宣传单、清理楼层、体温打卡、保障安全等,坚持为居民服务、为抗疫献力。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专业学生抗击疫情宣传

 

2017级法学专业方玉腾身在浙江杭州。为了让每个自然村的村民及时了解疫情和政府防控的举措,方玉腾积极承担所在村的情报员工作,向老人们介绍疫情和各项举措,也向村民积极宣传各种防控措施,并积极辟谣,承担自己作为预备党员的一份责任。

2018级哲学专业吴宇昕身在浙江金华。他承担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在观察人员家门前轮班值守,每天在风中的椅子上坐六个小时,开展过往人员的排查沟通工作。

2017级哲学专业张起向学校师生捐赠口罩200只。

 


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书院学生党支部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学生尽己所能投身疫情防控,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用实际行动展现华东师大人的担当!


通讯员:赵景玮,冯添华

相关链接:东方教育时报:共同抗疫丨疫情当前,95后、00后大学生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