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的坚守,迎战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

发布者:曹安琦发布时间:2020-02-26浏览次数:332

雨雪纷至,寒潮席卷,疫情防控工作却从未停歇。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处处有着我们熟悉的身影。


2019级法学专业李雁希同学家在浙江杭州市,她主动报名成为社区志愿者,负责小区门口的站岗排查工作;并化身快递员,将贴心服务送上门,让居民得安心舒心。

 2019级法学专业李雁希值岗、发放物资


2017级历史学专业邵雨婕家在安徽省蚌埠市,她每天中午在小区值岗,负责居民出入通行证检查、登记工作。


2018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蒋梦娇来自浙江嘉兴,她和爷爷、爸爸共同参与村子的道路排查工作。

“路口值班是24小时轮流、不间断的。最近气温突降,半夜值班时寒风刺骨,冰凉的双手套着一次性塑料手套,呼着热气在表格中记下车牌号、车主等信息,真的挺难忘的。不过志愿者不是孤军奋战的,卫健办提供了方便面和面包,热心的村民送来了小橘子。寒冷的天气里,能与村民们一起保护生养自己的村庄,我感到很满足。

——2018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蒋梦娇


2018级德语专业李麟岳家在浙江永康,在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就加入了小区的防控志愿者团队。

“最近几天寒潮来袭,气温降低,还有一点小雨。不过我们志愿队和保安都没有站在遮风避雨的保安室中。有些在风雨中被测温的小区业主会有一点不耐烦的表现,但他们大部分还是对我们的工作表示理解。我们的队长,一位中学教师说‘疫情继续,坚守继续,没有战胜不了的疫情!’尽管我们的小区并不处在疫情防控的最前头,但大家控制疫情的决心以及克服疫情的信心是我在这小小岗位上能深刻体会到的。”

——2018级德语专业 李麟岳

 

 

△ 2018级德语专业李麟岳参加小区防控志愿者队

岗位无大小,责任扛在肩,他们就是奋勇担当的抗疫“战士”,是我们身边平凡的温暖,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参与战斗,用行动奏响青春凯歌。

 

写给抗疫一线的家人

“我为你们骄傲”

 

不少同学的寒假过得“很特别”。他们无法与父母“宅”在一起,但他们见证了更多来自一线最真实的声音、最朴素的行动和最平凡的感动。

 

“疫情爆发后作为临床医生的爸爸与中药师的妈妈立即提交了支援武汉的请战书。虽然父母还未出征武汉,但他们一直坚守岗位,连过年期间都少有休息时间。爸爸手术之余还需排查患者消化道问题是否与疫情相关;妈妈每天为一线抗疫工作者熬制预防疫情的中药……在此致敬所有的一线医护工作者和工作人员,有大家的一齐努力,相信疫情终将过去。”

——2018级法语专业 傅潞遥

 

“我的妈妈是距离病毒最近的白衣天使,身为科室的领头人,疫情的消息一经传出,她就动员全科室的人签下了请战书。尽管心脏不好,妈妈还是坚决地说:“只要需要,我随时都能冲上前线。”我的爸爸是一名警察,“今天二十四小时”、“今天继续”。辛苦的工作之余,他常常与我分享执勤过程中的风景,附带一句“边执勤边赏景,乐在其中”。爸爸妈妈肩挑重担,我做的只有通过手机为他们打气,提醒他们注意身体,告诉他们“小家安好”。正是知道有许许多多像爸爸妈妈这样奋战在一线的人,我感到心安。相信这样的日子很快就会过去,繁花盛开的春天早晚会到来,感恩所有坚守岗位的“抗疫战士”让我们从来不畏惧黑暗。”

——2018级英语专业 赵安娜

 

 

 2018级英语语专业赵安娜父母在抗疫一线

与潞遥和安娜一样,朱玢燕、吴天洋、陈明瑞、姚直、强歆惟、杨润彤等同学都因父母的“特殊”身份,而对疫情有了更多观察和思考。作为当地一线医务人员,从疫情爆发至今,他们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从事疫情排查及患者治疗的工作,为疫情每一点的可喜变化贡献一己之力。

 

此外,不少家长还纷纷参与医院建设、检测排查、值岗服务等工作。2019级法学专业袁可欣的姑爹和小叔都身处武汉疫区,作为工程师的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了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修建工程。不少同学见证了家长作为警务人员、基层干部,抗疫期间加班加点,开展道路排查、体温监测等工作。

 

  

2019级法学专业袁可欣的姑爹和小叔参与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修建

 

2019级法学专业汤洁文的父亲从事街道健康登记工作

 

2018级法语专业王越同学的哥哥作为基层党员值岗

 

疫情肆虐,这场防疫之战让我们看到了青年学子的担当,也感受到了来自身边的感动!向每一位抗疫一线的“战士”致敬!我们齐心协力,共克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