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寒假,“师大情·母校行”返乡志愿宣讲社会实践项目正如火如荼进行中。该活动旨在发挥在校学生作用,加强学校与中学的联系,吸引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我校;同时也促进广大学子了解学校,培养爱校荣校精神,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大夏书院学子踊跃参与,200余名同学报名组队。
截至目前,已有56支队伍在高中母校进行宣讲,大夏学子的足迹已走过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四川、甘肃、云南、河南、山东、黑龙江等20余个省市。
在精心准备后,各实践小组结合具体情况及自身特点,通过集中宣讲、设摊答疑、线下分发资料、线上建群互动等方式开展宣讲工作。实践队员用详实的数据、生动的故事,就学校历史与学科设置,政策制度与发展前景,校园生活与师大文化等方面,为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弟学妹及家长进行了细心讲解、充分互动。
在实践过程中,大夏学子克服了天气寒冷、身体突发不适、经验不足等困难,送上来自师大的热切问候与诚挚邀请,为母校学子加油鼓劲,也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认可。
片段一:上海风华中学by姚亦尘
宣讲当天,虽然因感冒发烧而嗓子沙哑,但是一点都没有影响姚亦尘同学的发挥。超过一半的高三学子来到现场,在他幽默风趣的分享中,对咱师大的风格特色及亮点有了真切的了解,也排解了不少误解和疑惑。
声音不在状态,没关系~他的用心,同学们都get到啦~~
片段二:江苏省常熟中学by邹王菁
回到了阔别多日的母校,面对学弟学妹的热情,第一次宣讲的邹王菁以及伙伴们难免感到紧张。如何不辜负同学们的期待,在有限的时间里将偌大的师大介绍好呢……她们另辟蹊径,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为重点,通过切身体会,一个接地气的师大生动的呈现在大家眼前。
片段三:浙江省宁波中学by许可意
“重回分别半年的母校,才发现宁中已然装修一新,但总有一些东西是不会变的,还是那熟悉的下课铃,那依旧逗乐的老师,还有那从食堂飘出的饭菜香。”在每个高三教室宣传的时候,学弟学妹们一口一个“学姐”、“学姐”地叫着,让她倍感激动。
更激动的还在后面。宣讲前许可意以为自己已经带够了资料和礼品,但事实上宣传册子、明信片、书签根本不够发,同学们的热情远超大家想象~~
中午摆摊期间,师大摊位前也是人头攒动。一人坐镇的许可意,就师大的免费师范生政策、优势学科等问题逐一耐心解答。
片段四:甘肃陇西一中by王婧、朱瑞瑞
“我们来自于这所美丽的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这是王婧和朱瑞瑞自豪而又激动的开场白。
虽然黑板上还残留着物理老师讲解的题目,同学们也都刚刚从学习的浓烈气氛中抽离,但面对学长学姐、面对华东师范大学,大家依然抱有很大的热情。
“好漂亮呀”这是同学们拿到华师大各种宣传资料时说的最多的话。
宣讲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与同学们分享学习经验,介绍师大的人文概况、学术造诣、校园风貌……以及特色美食。大家听得认真而入迷,记笔记、提问题,掌声雷动。对师大,他们又有了新的认识。
片段五:河南郑州四十七中by宋子岳
走廊上是华东师大的宣传单,教室里是大夏学子宣讲的身影以及同学们渴望的眼神。
对于高一高二的同学来说,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往往将目标定的特别高,正所谓“求其上,取其中”高目标固然是好事,但是好高骛远就不是好事了。所以本次宣讲活动小组成员一致努力,帮助学生们了解师范大学,绕过误区,并且重新树立师范类真正的印象,有着怎样的就业选择及发展前景。
面对高三学子,宣讲小组也展示了学校的形象宣传片,通过ppt辅助就招生政策等进行介绍,并答疑解惑。
关于宣讲的收获,有小组成员表示,这不仅能为同学们介绍师大,还能纠正学弟学妹们的错误认识,关于何为真正的“尊师重道”。“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教师职业充满不理智的偏见与歧视,认为其生活不如白领舒适体面,价值不高,但这是面对自己面对未来的一种极为狭隘的心态。我们更愿意相信即使是一位乡村教师拿着极少的薪水,他所创造的社会价值是一个坐在摩天大楼里掌管着数十亿流水账的白领所难记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师大、今天和未来的师大人都要共同努力。
这些,只是无数个返乡宣讲镜头中的一小部分,怀着浓浓师大情、母校情,大夏学子化身使者,搭建高中与大学之间交流的桥梁,让莘莘学子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遇见大学,预见更美好的求学生活。
这一路,仍在继续。
文案 | 金小盟、王昕雨、许嘉伟、魏久欣
姚亦尘、邹王菁、许可意、王 婧
宋子岳、张校博
图片 | 姚亦尘、邹王菁、许可意
王 婧、宋子岳
来源 | 大夏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