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苏州河河畔,一览上海城市文化
2024年5月25日
行走课堂来到苏州河河畔
这一条养育上海的母亲河
见证了上海的繁华和开放
她沿岸的百年建筑
同样凝结着历史风云
从礼查饭店启程
经过外白渡桥和乍浦路桥
最终抵达上海邮政博物馆
一路上感受到的不仅是建筑的宏伟
更是其蕴藏的人文情怀
河水静静流淌
上海的故事娓娓道来
刘怡聪
书本中的历史立体化呈现
一条悠悠苏州河,半部上海近代史。设计学院2023级本科生顾文嘉对于证券博物馆的孔雀厅有着深刻的印象:“原本作为舞会的大厅其二楼包厢下的孔雀翎羽雕刻与大厅华美的风格交相辉映,好像瞬间穿越回歌舞升平的老上海。” 经济学院2023级本科生刘怡聪将所见与所学知识相结合, “作为一名学习金融的学生,我亲眼看到了书本上讲过的历史痕迹,如第一次严格执行股票发行的报刊,还有证券、原油交易的历程,好像历史与现实交融,书本中的历史被立体化呈现,是一种很神奇的感受。”
令公共管理学院2023级本科生张娟娟印象最深刻的则是上海邮政博物馆外一根柱子上的两个弹孔。“在讲述这两个弹孔时,讲解老师动情地复述元帅的话:‘战士们的命重要,交给上海人民的一砖一瓦更重要’,我被先烈们的奉献意识深深感动。行走课堂活动,让我得以在课业之余了解上海,真正走进上海的历史文化。”
“礼查饭店宏大精美,上海大厦巍峨壮观,随着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我们仿佛投身于一段历史长河中,悠扬动人。” 来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2023级本科生聂念娣说道。
姜甚男
了解建筑的历史可以看到一个城市的发展历史和文化
统计学院2023级本科生姜甚男非常细致地关注了苏河沿岸的建筑风格,“出礼查饭店可以看到外白渡河,威尔斯桥是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苏州河在威尔斯桥下静静流淌。最后参观的上海邮政博物馆外侧有着精美的科林斯柱装饰,顶层两边的雕塑分别预示着邮政的速度与温度。建筑是一首凝结的诗,了解建筑的历史可以看到一个城市的发展历史和文化。
经济与管理学院2023级本科生胡昱澔作出补充,“以礼查饭店为前身的中国证券博物馆是具有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维多利亚巴洛克式建筑,集历史建筑和现代证券交易场所于一身,具有极其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已有百年历史的外白渡桥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承载着老上海的历史文化,也见证着新上海的日新月异。”
黎瑞阳
更加热爱这座城市所承载的多元与包容的文化
如设计学院2023级本科生王昕所说:“苏州河这条路线将上海的宏伟建筑、精神事迹和美丽风光结合,体验丰富。” 设计学院2023级本科生黎瑞阳表示:“证券博物馆庄重深邃,让我领略了金融历史的演变,感受到这座城市在商业领域的繁荣与发展。上海大厦的宏伟与典雅,则展现了上海的都市风采和时代精神,让我对这座城市的辉煌与繁荣有了更深的体会。而中国邮政博物馆则带我穿越时光,让我感受到了通信技术的变迁与时代的进步,同时也体会到了上海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的重要作用。这些景点不仅让我对上海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使我更加热爱这座城市所承载的多元与包容的文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3级本科生贾博文就此总结:“红灯、绿灯,城市默默无息而又不停歇地呼气、吸气。几十秒的驻足,十几秒的奔走,我们随着也许此生不会再见一次面的人穿梭在这座城市的十字路口。我们深入到了这座城市的肌理,感受着它的呼吸。苏州河激荡黄浦江,从外白渡桥望去,满是现代化的气息,可恍惚间又能感受到百年前这里民国的诡谲风云。这,便是“行走课堂”的意义。”
行走上海,感受这座城市的风情万种。礼查饭店311室承载的革命决心、外白渡桥见证的兴衰荣辱、上海邮政博物馆窗户上的两枚弹孔,无不诉说着有温度的历史记忆。漫步苏州河,跨越岁月的长河,聆听历史的回声,感受城市的脉搏。从“国歌诞生”的激昂旋律,到“信仰灯塔”的坚定指引,再到“时代新风”的澎湃气息,“行走课堂”让同学们有机会亲身探访上海每一幢有故事的建筑,更为深入地了解上海的历史文化,感受这座城市的多元魅力。本学期的“行走课堂”已行至终点,期待未来更多同学们的加入,让我们一起用脚步丈量上海,用指尖触碰岁月年轮。
本期活动组织志愿者荣誉榜
为他们的辛勤付出点赞!
组织策划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20级本科生 王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3级本科生 贾博文
小组长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3级本科生 贾博文
新闻稿
统计学院2023级本科生 姜甚男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20级本科生 王之
摄影
经济与管理学院2023级本科生 胡昱澔
设计学院2023级本科生 顾文嘉
视频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20级本科生 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