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社会实践回顾 | 2021,大夏青年携11份实践记忆与时代同行

发布者:曹安琦发布时间:2021-12-31浏览次数:109

这一年,

我们走遍城市乡村,

我们参与公益服务,

我们身向基层一线,

我们的足迹遍布20多个省份,

我们的青春在“社会大课堂”中绽放,

我们是知行合一的新时代青年。


 

 

11段精彩集锦

是我们2021共同的实践记忆

 

师领路,我们走进实践

“知行合一,奔向‘夏’一程”社会实践训练营,通过为期两个月的讲座、分享与实训,引导同学们了解社会实践,进而进社会、知国情、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教育筑梦,我们山海相牵

今年暑期,近80名书院学子先后在四川攀枝花、江西弋阳、贵州贵阳、贵州台江、上海市奉浦街道等地面向500余名中小学生开展教育帮扶主题社会实践,形成五星连线之势,在祖国各地播下梦想的种子,灌溉教育之花。359名同学参与师大情·母校行返校宣讲,为师大代言。


 


乡村振兴,我们身向基层

从城市到乡村,“小康路上的乡村振兴探访与助力行动”两支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他们下基层、走乡村、入农户、访干部,前往13个行政村、1个移民安置点、5家乡村企业、3个产业园区,以《驻村干部人物志》《青春问计乡村路》描绘着青年眼中的乡村图景。


 

城市治理,我们献策上海

步履万家方亩,寻访烟火纵横,“无障碍设施调研”“跨越数字鸿沟”“智慧社区治理”等诸多项目取得显著成效。为激发同学们的观察力、创新力和服务力,本年度书院启动上海“五大新城”专项社会实践调研,为“人民城市人民建”添砖加瓦。



百年光影,我们讲述历史


党史青年说,朋辈话信仰,立足党的百年历史,同学们积极参与场馆讲解,社区和中小学宣讲,家乡红色文化调研,书院团委组织全校80余个团队开展百年光影:红色基因大寻访活动,鼓励青年学子挖掘沪上红色文化。

 

 

知行中国,我们同心同行


从澳门到上海,23名沪澳学子探源上海城市文脉;22名港澳台生在上海、浙江嘉兴、江西九江、湖南长沙四地行走,进行书院的对话和文化交流;校级通识核心课程《澳门历史文化探究》在澳门开设行走的课堂18名同学在历史现场感悟多元文化。行走上海学史知行——沪澳大学生文化创新训练营”获教育部立项国情教育项目,“行走中国古今书院对话——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实践营”获港澳与内地高等学校师生交流计划项目。

 

 

大型活动,我们点亮青春


2021年,书院学子在众多大型活动中点亮青春,并肩前行。18名学生担任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者,41名学生担任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志愿者,176人担任华东师范大学七十周年校庆志愿者,289名学生参与无偿献血。郭舒佼、韦功烨获评花博会优秀志愿者。

 

 


公益实践,我们如随形


开展“影子计划”引领者行动,通过“小巷总理”“影子秘书长”“影子警官”为学生提供调研实践、挂职实习、服务基层的社会实践平台,让学在如影随形中践行公益理念,实现从“影子”到卓越领航者的成长。

 

 

 

对话选调生,我们追光向前

 

心怀国之大者,争做国之大才,103名学生从校园到基层,访谈了来自41所高校的百名优秀选调生,与驻扎在各基层条线的选调生面对交谈、零距离学习。“00后对话百名选调生,他们一同分享收获、追光向前。

 

 

 

10 向社区报到,我们筑起防线

 

战汛情,青春集结;抗疫情,奋勇而上。众多学子纷纷“向社区报到”,用实际行动筑起防洪防汛、防疫抗疫的“青春防线”,多名学子收到家乡感谢信。

 


11 面向长三角,我们创益未来

 

书院与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等单位合作,举办“紫江大学生公益社会实践大赛”“长三角大学公益行动论坛”,辐射长三角高校40余支公益团队,公益楷模、公益企业、公益基金会、专家学者和长三角高校师生共同围绕从公益育人到卓越育人进行研讨与实践,不断为青春赋能。

 

 

一年来,书院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展现了扎根祖国、奉献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取得丰硕成果。《关于上海市城镇街区的盲道铺设和使用的建议》获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优秀作品;《大中小学党史学习同心圆——基于四省五地的课程开发与实践》《百年百人 筑梦乡村:小康路上的乡村振兴探访与助力行动》2个项目获上海市知行杯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二等奖,大夏书院获评校主题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15个寒暑假主题社会实践项目获评校主题社会实践优秀项目;为爱陪伴志愿服务队荣获校脱贫攻坚杰出贡献奖(集体),马依拉·艾力荣获校脱贫攻坚杰出贡献奖(个人);求倩一获校公益之星标兵,蔡梦仟获校公益之星。相关实践活动还得到《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东方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书院将继续引领学生在实践中深入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锤炼本领,从“小我”到“大我”,着力提升奉献祖国、服务人民的自觉担当和智慧才干。

 

2022,让我们继续投身实践,奔向一程!

 

 

整理 | 杜源恺

来源 | 大夏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