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进博 大夏“数”说
11月10日,万众瞩目的进博会落下帷幕。从10月26日到11月10日,三批大夏小叶子们分散在不同的岗位,用青春和热情为进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至此,最后一批大夏小叶子也已经圆满完成了使命——第三批小叶子主要负责会议中心的咨询、引导、接待与相关协调工作。尽管在岗时间并不是最长的,但他们却是小叶子中起得最早、日行步数最多的。
他们的进博之旅经历了哪些故事,留下了怎样的回忆呢?就让我们一起去解锁属于他们的数字密码吧~
【5】
5点多的集合启程,5日引导服务
“我是18级法语专业的胡添齐,负责4.2会议中心问询台引导工作。虽然我们只有短短的5天上岗时间,但是工作压力并不小。除了要引导嘉宾们找到自己的会议场所,我们常常还要依据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找到最优的离馆路线。不过长久站立的疲惫以及不断回答问题后的口干舌燥很快被来宾们的感谢冲淡,也由衷感谢小组的成员们,为我们培训的老师以及所有为了进博努力的人。
在进博,我奉献,我收获!”
“我是18级法语专业的沈明昊,隶属于机动组,负责国家会议中心外围引导咨询,场内防疫提醒等工作。5天的志愿时间短暂飞快,在短短的几天内,从对于场馆布局的生疏到对于场馆内外各个位置及会议信息的了如指掌,我在帮助诸多领导及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自身也受益匪浅。在遇到困难与团队一起克服的同时,我深深感受到了集体的温馨。穿上红色正装,变成‘进博人’的模样,作为华东师大小叶子大家庭的一员,祝贺第三届进博会圆满落幕!”
“我是来自18级法语专业的刘明珠,是本次进口博览会配套活动会议组的一名志愿者。我的工作岗位在平行会场,主要任务是协助每场会议主办方从会前到会后的工作、为来往嘉宾引路和馆内防疫提示等。因为每天都要在首场会议的前一小时到岗,我们的集合时间比其他小叶子们都要早,我也逐渐习惯了早上5点多的集合,天气晴朗时,还可以赶上在场馆前的天桥上看日出,开启美好的一天,这也是进博会留给我的别样的印象。”
【35】
35小时的大型会议筹办协助
“我是19级日语系的王涛,我所在的岗位位于会议中心的C厅,主要负责协助会场布置以及参会人员的引导。进博会期间,仅仅是我所在的C厅就举办了9场大型的会议,会前准备及会议时长总计超过了35个小时,而这35个小时全程有我们C组的8位志愿者陪伴。最为忙碌也最充实的是会前会后的整理以及引导工作,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会议期间的站岗工作。与人来人往的咨询台不同,在会议厅门口的岗位意味着很有可能站上几十分钟也不会有人来向你咨询。我也曾在站得双脚麻木的时候有过对这个岗位必要性的怀疑,但是在度过了这难忘的五天之后,再回过头去我对这个问题有了不同的想法。进博会能够圆满落幕离不开每一位参展人员、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我也许不是最忙碌的那片小叶子,但是我坚守了自己的岗位,作为一名来自华师大的志愿者,我很自豪能够为这届特殊的进博会贡献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
【17000】
日行步数破万的进博“暴走”
“我是19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王清,在这次进博会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主要在会议中心进行志愿工作。每天都有各类大型会议在这里进行。我的工作是在其中一个大厅灵活按照场馆老师的安排,协助会议顺利进行。在这里,为了能更好的提供指引服务,需要一天之内记下会议中心平行会场20个出口的位置和各会议厅的具体方向。这一周里我们小组的微信运动的步数一直都在17000以上,忙碌但是也很充实。在会议中心的小叶子们都很温暖且有趣,午餐时间就像一个充电站彼此加油打气,然后下午更好的融入到志愿工作中。虽然时间不长但是这种温暖的感觉像是相处已久一样!很幸运能够参与到本次进博会当中!”
“我是20级新闻传播专业的顾轩。我所负责的地方是会议中心。在上岗期间,有幸领略到了许多行业精英的风采,也在一次次为他们的服务当中接触到了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印象最深的是带领市长团队从会议中心走到食品展区,在这10分钟的路程中,我收获到了他们对我的肯定,同时感受到他们对第三届进博会中丰富展览的期待,‘年年来,如今真是越办越好,小伙子,辛苦了!’。无数的徽章也比不上这句鼓舞。正如带队陶老师结束时所说的,‘接触社会,就不再是学校了,而是江湖,各色各样的人在你生活中出现,你所做的,只需要做好自己。’ 进博会,年年去!”
5 、35 、17000………
“小叶子”关于这些日子的记忆
也许是疲惫的、酸痛的、紧张的
但更是忙碌的、温暖的、幸福的
11月10日,第三届进博会圆满落幕
12日,三批“小叶子”们解除隔离,回到校园
一个个数字背后是“小叶子”们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小叶子”们有付出,更有收获和成长
以青春之名,赴进博之约
期待明年的进博会上也有你的身影
进博,明年再见!
图文|师大“小叶子”
指导|曹安琦
来源|大夏书院进博会志愿者临时团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