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百年,探寻中国百年红色之路!

发布者:王纯发布时间:2024-05-23浏览次数:76

追寻历史的脚步踏上百年红色之路

2024年5月18日

大夏书院“行走课堂”从博文女校出发

经由中共一大会址旧址

以又新印刷所为终

恰逢大夏大学百年华诞之际

历史交叠血脉赓续

让我们一起

触摸历史的痕迹

聆听岁月的回响



贾博文

感受这座城市百年来的

风云变化与昂首前行

从一大会址到又新印刷所,同学们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厚重。设计学院2023级本科生李迦音回顾本次旅程:“走进纪念馆,我看到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每一件展品都无声地讲述着那个年代的艰辛与希望,展示了革命先烈们坚定的信仰和不屈的精神。特别是看到代表们的照片和他们在会议期间的记录,我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理想和奋斗的年代。这群年轻人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中,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他们的精神和行动,不仅仅是对那个时代的巨大贡献,更是对后人不断前行的激励。

设计学院2023级本科生王怡丹认为:“这次参观不仅让我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认识到,每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都是由无数个平凡而又坚定的人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中共一大会址是历史的见证,是红色精神的传承。”

设计学院2023级本科生邱菲儿说道:“每一个红色景点都见证了上海乃至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变迁。在这里,我们亲身感受到了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而英勇斗争的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在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上,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历史,更能够唤醒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性认知。

来自计算机学院的2023级本科生贾博文同样对本次旅程意犹未尽:“城市行走结束后再看那些景点,我们似乎看到的就不只是一幢幢建筑,更是它背后蕴含着的,这座城市百年来的风云变化和昂首前行。”




阮裴明秋

作为留学生,我也想多

出去走走,了解中国文化

可爱的留学生们也对上海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国际汉语文化学院2023级本科生李丽薇提到:“我非常高兴能够更加了解上海的历史文化和城市的变迁过程。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我不仅对此产生了兴趣,更对上海的红色历史而感动。”同样来自国汉学院的2023级本科生阮裴明秋说:“我发现上海很多地方跟河内差不多,感觉像回到家乡似的。作为一个留学生,我也想多出去走走,了解中国文化。




王紫萱

将红色精神融入日常

“行走课堂”不仅让同学们对共产党的历史有更深的了解,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带来启发。软件工程学院2023级本科生蔡文鼎同学说道,让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参观中共一大会址:“在这里我了解到了中共一大召开时的背景和过程,以及中共一大的召开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意义。在了解到这些后,我明白了先辈们的不易,更加珍视现在的生活。”

设计学院2023级本科生刘奕祺也认为:“在行走中,我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奋斗,也体会到了人民群众的朴实与坚韧。红色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财富,更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来自公共管理学院的2023级本科生王紫萱则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也坚定了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力量的决心。我也更加理解了‘不忘初心’的真正含义,我会将红色精神融入日常,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行走上海,唤醒红色记忆。探访博文女校,了解中国共产党建立前的准备工作,回顾往昔峥嵘岁月;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旧址,聆听百年前激动人心的时刻,感受永不磨灭的红色精神;走进又新印刷所,体会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记忆,感悟“真理的味道是甜的”。漫步在古老的建筑间,聆听岁月留下的低语;穿梭在繁华的街巷中,感受上海的变迁与发展。

本次“行走课堂”路线是对大夏大学百年荣耀的深情致敬,也是对先辈们矢志不渝、追求真理精神的传承。行走课堂,让我们追随信仰灯塔,传承红色基因,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行走课堂,期待你的加入



本期活动组织志愿者荣誉榜

为他们的辛勤付出点赞!

组织策划: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20级本科生 王之

小组长: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3级本科生 贾博文

公共管理学院2023级本科生 王紫萱

新闻稿:

公共管理学院2023级本科生 王紫萱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20级本科生 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