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课堂 | 2周,6地,500余名学子用脚步丈量城市历史

发布日期: 2020-11-09   作者:  浏览次数: 252

近日,作为“四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大夏书院党委组织2020级新生,利用双休日走访上海博物馆、五卅运动纪念地、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上海国家安全教育馆等地,感知历史回响,触摸城市脉搏,涵育家国情怀。活动邀请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青年研究员、中文系强基班班主任许可和历史学系副教授、大夏书院导师、青年学者班主任王锐为新生导览讲解。

大夏书院党委依托主题社会实践新探索“知行课堂”,将“四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入新生入学教育,由专家学者、思政课教师、场馆馆长、党员模范等担任“讲师”,深度讲解国情世情民情,传递知识和价值,既具有社会实践的特性,又深入挖掘思政内涵,打造具有“实景感”“在场化”“移动化”的“课堂”体验 。


【学生感想】

参观上海博物馆无疑是历史系学生的理想行程。对我而言,上博早已系统游览过。“故地重游”,自然没有怀以许多期待和兴奋。不过这种想法很快被断定为误判!同名字尚未叫得熟练的同学一起步入博物馆,安静理所当然成为了团队的整体气氛。可是很快我发现,这种本来源于不相熟的寂静,转化为另一种安静的状态。这是一种言语依旧默然,可是精神高度振奋的状态。我们的目光以及跟不上目光的脚步完全是被一个个展厅“拽”进去的。历史文物的厚重与魅力深深吸引着“历史人”。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镜头前一个个背影。背部自然弯曲,久久停留,细细观赏。在此刻,是品味!微曲的背影,一半是为了观赏所迫,一半又何尝不是向历史真诚的礼拜?我第一次感受到,一个团队的文化气质可以让每一个人都分享呈现。聆听青铜器悠远的沉吟,探讨铭文奥妙的暗语,惊叹彩瓷耀眼的绚丽。游者,多是走马观花,带着“指点江山”的傲气略过;而访者,则是带着安静的心,与真诚的热情主动拥抱美!一次行走,让我看到了咱们“历史人”整体的共鸣。在无声的交流中,上博让我们走向一处!

——2020级历史学 叶芷坤

葛兆光先生说过,当过去变成历史,而历史变成文献,过去的面目变得有些模糊不清。但是通过诸多出土文献的资料,使我们靠近了那遥远的过去。参观大德鼎时,我们的班主任许可老师对于鼎上铭文的讲解,使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周王赐予德二十贝,德制作这一宝鼎并祭祀的场景。许老师还给我们讲解了关于青铜器上纹饰的演变,兽纹和鸟纹随着年代的推移变得越发抽象,最终朝几何形状发展。老师对于青铜器形制的讲解也使我收益匪浅。通过参观布币,刀币,蚁鼻钱这些春秋战国的货币,让我感受到了贸易历史的真实感。作为强基班的一员,破解古文字密码并更大程度上接近历史真相,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今后我要勤奋刻苦的学习,以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2020级汉语言文学 陈贝宁

20201017日下午,大夏书院哲学专业的三十余名同学参观位于东方绿洲的上海国家安全博物馆。我们了解到了许多声名显赫的为国家安全做出杰出贡献的英雄人物,也了解到了一些默默无闻但是同样值得尊敬的地下工作者。国家安全是维护国家主权的应有之义。通过这次参观上海国家安全博物馆的经历,我们深深被近代仁人志士的英勇行为所感动,并且感受到了现在的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增加了我们对于英烈的敬重之情,同时也激发了我们为国效力的决心。

——2020级哲学 魏旭林

曾读到过这样一段话:”我走过的山路是徐霞客曾经留宿过的,我走过的关隘是六国曾经逡巡而不敢前的,我驻足远眺的城楼是于谦曾经坚定守卫过的,我现在能驰骋由缰的西北草原是霍去病曾经为之而奋战过的”,与东方绿舟国家安全馆默然对晤,带给我的,便是这般的豪情。风云数千年的中国,离不开一群强者英武雄姿的支撑,是他们使那些反叛分子在历史的暗角里无处遁形。随着馆内逼真的模拟战争场景缓缓展开,呈现拳拳赤子之心的前奏已经奏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了中国。陈列着的军事装备承载着历史,承载着使命,承载着南征北战民族血脉的大流畅。前人烈士的真迹,字字看来皆是血,一行行的书写播下战斗的种子,积聚的笔墨凝聚成最后的能量。英雄们的累,无从止歇,英雄们的苦,无法回避。亲临真迹,想见其为人。微黄的灯光照在战士的身上,打磨抛光,他们在时间里站成一座座永恒的雕像。我仿佛看见,他们的眼睛里有花海,有霓虹,有这世间最美好的东西。闪烁在眉睫间的,是喷薄而出的、豁出去的决心,还有那呼之欲出的中国。

——2020级哲学 孙凡凡 

参观孙先生的故居,缅怀历史,瞻仰先辈。坐落于香山路的孙中山故居毗邻繁华的淮海路,是当年孙中山先生与夫人宋庆龄唯一同住的居所。文物馆一楼保留着的各种珍贵的文物、手迹和资料向人们展示了孙先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做出的不朽功绩,二楼则展示了孙宋十年相濡以沫、并肩作战的婚姻,让人十分动容。紧邻文物馆的孙中山故居面积不是很大,布置得非常简洁,也就是寻常人家的模样,但就是这样一个寻常的地方,见证了他们不寻常的生活、坚贞的爱情和伟大的理想。

——2020级法学 闫舒涵 

我们这次行走的地点是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位于上海市香山路7号,主要由孙中山故居和孙中山文物馆两个展示场所组成。刚刚下车,就发现黄浦区的建筑风格实在养眼,怀旧而不做旧,令人梦回民国。进入充满年代感的大铁门,首先是孙中山文物馆,让我印象很深的是很多建筑的砖瓦都是朱红色系,屋顶错落,植物茂密,身处市中心,但却能营造出一种安详、静谧的氛围,很奇妙。文物馆中也有细心的讲解员带领我们重温孙中山先生的光辉岁月,那些富有年代感的真迹中,有的是孙中山先生用过的手术刀,还有当时建立兴中会、领导辛亥革命的文件资料,既有弃医从文的毅然,又有投身革命的热血,还有柔情男儿对宋庆龄女士的深爱……

——2020级社会学类  刘艾芊

1925530日,五卅运动自上海爆发,迅速席卷全国。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在五卅运动的纪念碑前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段壮怀激烈的革命篇章,在上海最繁华的街区里,在不远处的人民广场里,当我看到嬉闹的人群,天空中飞翔的白鸽,我才感到如今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更能读懂纪念碑背后难凉的一腔热血和爱国情怀。

——2020级政治学与行政学 张雪菲

游览五卅运动纪念地让我意识到,家国责任意识是民族使命感的核心,是每一位中华儿女融入骨血的精神,是维护一个国家和社会稳中求进的重要依托。冷静而犀利地观察风云变化,只愿不负心底的赤子情怀,以铁肩担责,解家国烦忧。几百代腥风血雨,几千年漫漫征程,曾走过绿茵花溪,也踏过枯骨万里。即使有那些凉薄甘苦,我们的祖国也依旧能披荆斩棘,行歌万里。千年之后,一切江河依然是滚滚向东,民族的意志永远向前,向着热腾腾的太阳,所向披靡。

——2020级政治学与行政学 刘简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