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午餐会 | 探讨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

发布者:曹安琦发布时间:2018-12-18浏览次数:244


      大夏书院第十五期师生午餐会于12月14日在学生发展空间三楼举行,本次午餐会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大夏书院导师杨昌利,学工党委书记、学工部部长、大夏书院导师余佳围绕“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探讨”与大夏书院的同学们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午餐会。学校办公室郑晨老师及大夏书院全体辅导员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大夏书院党委书记韩春红老师主持。


问题一: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杨书记认为,人才培养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一切帮助和服务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今年以来学校有关“双创”工作的一系列举措就是为了助力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上有更大的作为。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和条件刻苦学习、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在知识积累和“双创”实践中激发研究兴趣、引发深入思考,学会从不同角度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书院制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改革举措之一,在第一课堂专业学习和专业实践的基础上,利用第二课堂为同学们营造环境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氛围。目前,学校正在研究如何更好地发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协同育人作用,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更好的成长空间,欢迎同学们建言献策。

问题二:如何促进不同书院、不同专业之间的学习交流?

      杨书记首先介绍了四大书院的不同特色,建议同学们主动参加跨书院、跨专业活动,充分利用好学校资源开展学习。杨书记以跨专业组建团队参加创业大赛获得国赛金奖为例,以及从一位同学通过跨专业学习、积极争取学术交流机会,最终被名校录取深造的经历出发,鼓励同学们拓展学习的广度,,积极参加其他学院、书院的活动,在学习中丰富知识,提升能力。她同时希望各书院协同工作,给同学们创造更多跨学科学习交流的机会。

问题三:如何做好人生规划?

      余佳老师从“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两个方面论述,他认为,首先学生应思考未来期望从事的职业,对照标准衡量自身不足;其次通过参加活动提升自身学识与能力,以达到预定目标。他以身边学生发现电梯广告商机为例,再次强调了明确人生规划、发现不足、寻找解决途径的重要性。

问题四:如何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

      杨书记向大家分享了早期学生工作经历,包括学生骨干担任年级长或研究生担任兼职辅导员等尝试,结合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有效形成了育人合力,在解决同学们遇到的问题碰到的困难等方面精准性更强,同时学生骨干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也在实践中得到有效提升。

问题五:如何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党团建设工作?

      杨书记认为,新时代的党团活动应主题鲜明,要激励青年学生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弘扬当代大学生充满激情、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时代精神;活动形式要与时俱进,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融教育于活动之中。同学们也应主动学习,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学校党团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余佳老师指出,举办党团活动应注意把教育目的与教育形式相结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他以优秀学生表彰大会邀请大一新生参与为例,旨在激发新生学习热情,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榜样。

      随着话题的不断深入,同学们纷纷敞开心扉,分别从学校奖学金设定、创新创业、时间分配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杨书记结合自身学习工作经历,鼓励同学们要自强自信,练就学习的能力,不断适应新环境、新发展、新变化的需要。最后,余佳老师指出,书院制的内涵并不是单一的,每个学校都是立足于自身情况制定培养方案,每个书院都有自己的培养目标、培养理念,各具特色。他还告诫大家要合理安排时间,学会取舍。


      本次午餐会,同学们与学校领导、老师进行了一次轻松愉快的面对面交流,对书院第二课堂、学校“双一流”建设及人才培养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午餐会结束后,同学们依然意犹未尽,纷纷合影留念。



文 | 黄天翔

图 | 骆思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