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书院第五期团校在金秋十月正式起航,110名青年逐光启程。
回望校史,于岁月中寻找初心;
初探公益,从实践中领悟担当;
打开嘉宾盲盒,与朋辈共话成长;
体验团体辅导,在合作中共同发光……
这一程,
青年始终与光同行。
知行青春,实践之光:从“影子”到“引领者”
12月5日,书院第五期团校举办“如‘影’随行,让青春在实践中闪光”主题分享会。深入基层、践行担当的“小巷总理”以及热心公益、身体力行的“影子秘书长”与团校学员相遇,碰撞出青春火花。
今年暑期,“影子秘书长”卓越公益人才培养计划正式启动,青年学生与公益组织负责人面对面,成为“美好+1”的青春力量。“影子引领者”代表高婕、吕凯媛、王洪梅用自己的实习故事解读“公益”、“使命”、“奉献”,让公益的种子像蒲公英一样飘散到同学们心中。
11月起,大夏书院学生党员走进奉浦街道开展跟岗实习,参与到基层服务中。沈可轶、吕依瑶、董轶、李雨蔷作为“小巷总理”的代表,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在跟岗实习时的新天地里收获的体验与故事。
“小巷总理”们深入社区,完成好每一件“小事”,汇聚强大的青春能量,突破“心之壁”,让社区更有温度,居民更加幸福。他们鼓励团校学员接过接力棒,在社区中书写服务和奉献的青春篇章。
榜样引领,成长之光:从“追光者”到“发光源”
“开盲盒”形式的朋辈交流沙龙将神秘感拉满,让团校学员解锁了别样的成长体验。同学们“盲选”分享人、 “盲抽”问题情境解决团学工作难题,朋辈畅谈,共话成长。
6名2021届优秀毕业生与2021级新生面对面,讲述自己在师大成长的故事。同学们带着好奇心探索朋辈的足迹,汲取经验,思考大学生活的意义,并努力靠近闪闪发光的榜样,奋力成长,砥砺前行,以期在未来闪耀成璀璨星河。
明德至善,公益微光:从“小善举”到“大情怀”
团校学员参与“明德至善:培养面向未来的卓越人才——长三角高校大学生公益行动论坛”,听杨德广先生、校友代表与专业导师共议师大人的“公益心与公益行”,从优秀公益实践项目中汲取经验,生发出更多“公益金点子”。
“公益并非遥不可及,每一个小小善举都让爱心的传递成为可能。”团校学员、此次公益论坛志愿者代芳草分享到。
初心向往,七秩之光:从“求实创造”到“卓越未来”
师大七十周年校庆前夕,团校学员参观“大夏光华——小绿天楼藏华东师范大学学人翰墨及校史文献校庆70年特展”以及“海上风华——校庆美术展”,品读初心,与师大共度温暖而奋进的生日。
溯源光华大夏的建校历史,同学们体悟智慧与力量。在策展人丁小明老师的讲述下,师大“新生代”感悟师大精神最初的内核。
一件件展品荟萃师大学子的卓越风采,这是一次美育成果的呈现,更是一次与历史重逢的契机,同学们一揽师大七秩芳华,从爱与美的积淀中汲取力量,奔赴卓越。
星星之火,汇聚成光:从“你”“我”到“我们”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的学生团队带来一场妙趣横生的团体辅导,让同学们在游戏中体验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奥义,在实践中探究合作之道。
破冰升温、团队挑战,现场欢声不断,笑语连连。搭建高塔、传递乒乓球,每一项任务都考验着小组成员的应变力,同学们齐心协力、认真思考、通力合作下,共同探索最佳方案,体验团队合作的魅力。
微课制作工作坊:从“学习者”到“讲述者”
本期团校学员还将完成个人作业与小组作业,在实操中磨炼本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为提高团校学员微课制作技能,特邀“壹幕工作室”社长、教育信息技术学系2019级本科生张丽洁分享开设主题工作坊。
张丽杰通过案例向同学们分享了微视频的种类,并条分缕析地介绍了制作微课的流程和技巧,指导同学们通过系统的方法将自己的思考转化为可视化、可传播的成果,实现从“学习者”到“讲述者”的转变。
LIGHT 在英文中不仅代表“光”,
也可以用来形容“轻松”、“愉快”的感受,
亦可描述“用光指引”、“照耀前方”的状态。
逐光之旅接近尾声,
希望青年在这一程
以光为指引,积蓄能量,
让青春在未来绽放绚丽光芒。
指导|曹安琦
来源|大夏书院团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