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下午1点,由大夏书院创新创业中心主办的创客起航第三期在黄玲玲楼309室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到了2017年度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冷战初期美国对缅政策初探——以缅北蒋军第一次撤离缅甸为例(1950-1954)”的负责人李聪慧给同学们分享他的项目创新经验。
“前期准备是很重要的。前期准备做好了,项目就可以说是成功了百分之六十。”李聪慧分别从选题来源、选题类型、学术史、材料、方法、成果形式、组队和选择导师这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如何做好项目的准备工作。
关于选题、研究材料以及学术史,李聪慧建议同学们先从二手文献着手。 “我们经常说做科创实际上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么这个巨人的肩膀实际上就是我们能从这些二手文献里看到的这些成果。前人已经做到了什么程度?他们还有哪些没做到的?可以从这些方面去思考。”
导师对同学们的创新项目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你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就可以去找导师谈一谈。有时候谈着谈着,项目课题就想出来了。”李聪慧说,“在选择导师的时候也要考虑好。要选择对口的导师,这样他可以为你提供更多有用的指导。”
一个项目需要经过开题答辩、中期考核、结项答辩和最后的成果转化。其中前三项都要经过答辩。除了介绍三次答辩的主要内容,李聪慧还给同学们提了一些在答辩时要注意的地方。切忌在报告中出现“填补……空白”的语句;切忌紧张;不念稿子;准备问题;保持谦虚;控制时间等。他向同学们建议:“你们平时可以多争取一些上台的机会,比如课堂上的pre。锻炼多了,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也不容易紧张怯场。”。
关于项目的问答环节结束后,李聪慧还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关于学习和生活的一些其他问题。经过学长的指导,同学们对创新创业也有了更多了解。
在这个寒冷的冬日
一次活动
一群人
进行了一场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收获了更多的经验和知识
文案 | 邸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