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养成工作坊 | 脚印会旧,感动永留—— 十月红色印痕采风活动回顾

发布日期: 2018-11-19   作者:  浏览次数: 129

      金秋十月,大夏书院党章学习小组61名同学通过自由组队,分成9个小组踏上红色旅途,重温峥嵘岁月。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展览、钱学森图书馆、鲁迅纪念馆、犹太难民纪念馆……他们漫步在历史长廊中,感受华夏之荣光-------执手中之笔记录内心感悟,用胶卷定格时代记忆,先辈们的赤子之心在大夏学子心里留下深深的印痕,激发出蓬勃的青春力量。让我们通过文字和图片一同回味这段红色采风之旅。


>>>回望改革开放路,共建富强昌盛国<<<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展览是一扇时代之窗,透过一组组对比图,同学们领略了40年间上海的风起云涌。从石库门、筒子楼到摩天大厦;从过江靠轮渡到12座跨江大桥沟通东西……“突破”、“迈进”、“再出发”,这座城市的沧桑巨变让人不由感叹改革之伟力与老一辈们砥砺前行的意志。新的征程已拉开序幕,大夏学子接过前辈们手里的接力棒,争做新时代的建设者.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很荣幸自己得以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成长成才。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17级法语系熊欣妍


      “尽管我们早已不是亲眼见证了上海每一步成长的那一代人,却也能经此感受到改革开放对整个上海,乃至整个中国带来的影响。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也更应该感激在前辈手中结下的累累硕果,继续用自己的力量发现更美好的中国。”

——17级日语系李俊宏



>>>钱学森图书馆: 大地情怀,石破天惊<<<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华夏不肯休”钱学森图书馆记录了两弹一星元老钱钟书求学科研的“长征史”。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在钱学森先生身上大夏学子们深刻洞见了“民族脊梁”真正的内涵。当代青年唯守一颗为复兴中华奉献奋发的赤子之心,方做得好优秀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钱学森图书馆所传达的是“大地情怀,石破天惊”,钱老是科技前沿的开拓者,更是怀有一颗赤子之心的人民科学家。”

——17级中文系边雯


      “大千世界,静守初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理应学习钱老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终身。”

——17级中文系贾颖月


>>>鲁迅纪念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纪念馆中回顾了先生56年的生命历程。他的造诣非局限于文学领域,更在一份以治世为己任的革命意识。新闻系和英语系学子共同探索周作人先生一生欲改造民族“国民性”之宏图、困顿与彷徨。鲁迅公园里,老人们围圈合唱着一首首老歌。鲁迅精神是当下最警醒的敦促之音,势将薪火相传。

      “有一份力便发一份光,不必等候炬火.。为千千万万的事,为千千万万的人,为千千万万的不公,为千千万万仍保留良善的心.。即使是微光,也要努力点亮。”

——17级新闻系王思予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他有关、都受他指引、都以他为荣、都向他致敬。”

——17级英语系吴雯意



>>>犹太难民纪念馆:记忆就是答案,或许是唯一的答案<<<

            

      犹太难民纪念馆墙壁上密密麻麻的名字让人驻足震撼。记忆是最深最痛的答案,多少人的鲜血与牺牲才换得今天的和平繁荣。上海人民,在那个咬牙对抗日本军队侵略的最艰苦的岁月,仍匀出一份力为犹太同胞建起了一方庇所。中国的博爱赢得了世界的尊敬与赞誉!

      “在一片沉默的黑暗之中挣扎中嘶吼出生命的血与苦痛。看似过去的过去早已成为历史,然而对于墙上的那一个个名字来说这过去在他们的生命之中远远没有终结。”

——17级英语系金小盟


      “中国人向来以和为贵,我们国家也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17级英语系郑雅芙



      足迹会旧,感动永留。红色印痕采风活动使党章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团队实践中升温了对历史的敬意,对新时期党的精神有了更深刻、切体的认识。在最艰难跋涉的时光里,是革命、毅力、顽强的奋斗意识和忧患精神为世人点燃了希望的烛火,心向光明。今天,我们应继承先辈们的精神财富,针砭时弊,以青春之我,构筑“中国梦”之蓝图!

      稍后大夏书院学生党建中心还会推出采风活动系列明信片,敬请期待!



来源|学生党建中心

指导老师|赵景玮

文案|李嘉颖 司振环 王一妃

图片|各党章学习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