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校档案馆馆长、大夏书院导师汤涛以“报国有心 爱国无限——汪道涵和他的时代”为主题,面向大夏书院团校、青马先锋工程的250名学员开展报告,生动讲述了汪道涵同志为国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的传奇人生。大夏书院党委副书记栗蕊蕊,辅导员杜源恺、曹安琦到场学习。
汪道涵同志的人生是不忘初心,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一生。汤涛讲到,“报国有心 爱国无限”正是汪道涵一生的真实写照。汪道涵经历了“投身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致力于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活跃在对外经济的舞台上”、“建设开放的新上海”、“开拓两岸关系新篇章”等不同历程。在时代风云的变化中,他始终经邦济世、为国为民,为国家做出卓越贡献。
汤涛指出,汪道涵同志的革命精神和奋斗经历,是激励我们新时代青年披坚执锐,攻坚克难的宝贵精神财富,汪道涵同志的光辉业绩和人格风范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汪道涵同志曾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光华大学,随后他投身于革命运动,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和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新中国成立后,汪道涵曾出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上海市市委书记,上海市市长等重要职位。任职期间,他曾多次创新,为我国机械工业和对外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在工业、财政、外经等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上海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1991年12月16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京成立,年高德劭的汪道涵先生被推举为会长。1993年4月27至29日,汪道涵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汪辜会谈”,为两岸关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汪道涵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先后在党的军事、财经、工业、外经、对台等很多领域担任领导工作,特别是在担任上海市市长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首任会长期间,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许多杰出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汤涛馆长为汪道涵的研究专家,曾主持编撰《无限的思念——汪道涵纪念影像》、《汪道涵文集》、《汪道涵年谱》等,并发表大量的研究论文。汤涛引用书中序言向同学们讲道,汪道涵同志既是一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老战士”,又是一位学识渊博、涵养深厚的“老先生”。汤涛馆长希望在座各位同学能够学习汪道涵同志对党忠诚、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高屋建瓴、见微知著的战略思维;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襟怀坦荡、为人师表的道德风范;终身好学、不断求知的进取精神,做一名勤于学习,勇于探索,善于创新,敢于担责的卓越学子。
文 | 黄梓涵
图 | 张斐悦 李婧媛
来源 | 学生党建中心 大夏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