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大师 | 记大师剧《吕思勉》剧本诵读会暨吕思勉学术思想座谈会

发布日期: 2021-05-31   作者:  浏览次数: 107

528日下午,大师剧《吕思勉》剧本诵读会暨吕思勉学术思想座谈会在大夏书院举行。活动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耕华老师到会指导,《吕思勉》剧组演职人员、第一届和第二届思勉班学员、学生第二党支部部分党员参加。大夏书院院长助理蔡慧贤,书院党委专职组织员、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刘涛,辅导员桂骏一同参加活动。

蔡慧贤老师对大师剧《吕思勉》的创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向剧组同学表示诚挚的祝贺。她表示,大师剧作为大师精神的载体,能够使同学们在诵读、研读和展演剧目的过程中全方位地感受大师精神,传承师大学统。通过“以文化人”、“以剧育人”,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在师大“卓越育人”新目标层面上实现更加紧密的融合。期待同学们能将吕思勉先生宏阔的“大历史”视野和“实事求是、观其会通”的治学态度铭记于心。

会上,剧组同学声情并茂地诵读了《吕思勉》剧本。该剧通过选取吕思勉先生感人至深的人生片段,以“孤岛坚守”、“一片冰心”、“薪火相传”、“蜡炬成灰”四幕,展现一代史学大家扎实的治学风范与厚重的家国情怀。

张耕华老师在点评中对剧本整体内容给予了较高评价,对典型场景的选取和剧组同学富于感情的诵读表示肯定。他结合自己对吕思勉先生的研究,对剧中人物的现实形象作了补充,如通过介绍吕先生看重私立大学学术风气开放的史实生动展现了吕先生淡泊名利、追求学术的理想品格。他还从细节角度提出了几点修改建议,包括背景时间的商榷、吕先生养猫爱猫的特点、剧中钱穆先生的用词风格,尤其是吕思勉先生在抗战时期的行迹与生活状况。抗战时期,吕先生返回家乡常州教书,微薄的薪水难以支撑家庭的正常生活,夫人虞菱又不幸患病,加之吕先生本就体弱多病,其在常州的生活异常艰苦,只能依靠预支上海书店的稿费来维持生活并继续治史。张老师建议剧组可以考虑加入吕先生在常州的清贫生活,以更贴近人物、贴近历史的故事情节展现大师风采。

在与现场同学的互动交流中,张耕华老师就吕思勉先生与钱穆先生的师生情谊、吕先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精神,以及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如读书的专博、学术界的通史写作现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张耕华老师勉励历史学专业的同学多读吕思勉先生的书,做到“常读常新”,并留心吕先生在述史过程中的评论,学习先生治史不忘关心社会的现实关怀,打通过去与现实之间的阻隔,向先生“观其会通”的境界看齐,形成自己的治学风格。同学们对吕思勉先生淡泊朴素、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有了更直观深刻的感悟,也更加深入地认识了历史学鲜活的现实面向。

在华东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为纪念我校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大夏书院师生共同创作排演大师剧《吕思勉》。剧本由历史学专业本科生执笔,通过对一代史学大师学术生平的艺术演绎,致敬大师风范,赓续师大文脉。

 

 

 | 陈珈宝

 | 曹安琦

指导老师 | 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