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大夏 | 报社,图书馆——无处不在的翰墨文章

发布日期: 2019-12-05   作者:  浏览次数: 213

在文字的海洋中,处处可以领略翰墨香气。首届翰墨大夏写作工作坊,走进主流媒体《解放日报》社、探索图书馆奥秘,给同学们带来了别具一格的写作体验。

 

1129日下午,书院三十余名学子前往《解放日报》社,首席记者、《上观新闻》教育栏目主编徐瑞哲先生为同学们进行了细致的讲解。

 

参观报社,感受氛

参观伊始,徐瑞哲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一块写有“优秀历史建筑”的铭牌前,讲述这座具有古朴典雅气息的报社大楼的历史故事以及整个设计和建筑特色。院内所陈设戈公振、史量才、恽逸群、邹韬奋、邵飘萍的铜像,在徐瑞哲记者的讲解中,同学们深切认识到“戈君躯壳,虽不幸物化,戈君之道德文章,终可彪炳于寰宇也”,一代老先生为我国的新闻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同学们参观了报社各部门办公室,实地了解报社工作环境、感受报社工作氛围。


回溯历史,继承创新

在徐瑞哲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来到“7070”——“解放日报在上海创刊70周年史物展。本次展览的70件老物件,记录了《解放日报》70年来所发生的历史故事和巨大变化,以此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展览中有1949年毛泽东题写的解放日报报头、记者用的记录本、创刊一周年的纪念章、早期的职工名单等等,这些老物件也彰显了《解放日报》担当责任、书写历史、与民同行、与时俱进的优良作风。

紧接着,徐瑞哲老师引导同学们来到报史廊。在这里,同学们了解到《解放日报》的发展故事,其中有延安时期《解放日报》的创刊过程、烽火年代如何发挥“喉舌”作用,《申报》在国家危难时刻所体现出“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的精神品质,也有建国后上海《解放日报》创刊后的传承、创新和发展过程。

此外,徐瑞哲记者还为同学们介绍了报社目前的发展状况,指出线上《上观新闻》和线下《解放日报》同时开展,实现报、网采编链无缝衔接,24小时全天候的融媒体内容生产,使得党报主流声音在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不断提升。


问答互动,深入交流

在讨论交流环节,同学们根据所看所想,提出了一些问题。根据所提问题,徐瑞哲记者指出,当前最大变化是手机端的发展,这一方面使十年前的先“报”后“网”转变为现在的先“网”后“报”工作模式;另一方面则缩短了新闻周期的时间 ,从之前纸版新闻的24小时周期到现在互联网新闻的分秒必争。徐瑞哲记者还建议,如果想进入新闻传播业工作,首先要做到对社会新闻抱有好奇心和探究心,其次是熟悉新闻产品,最重要的是要多实践,不能空有理论知识。

中国新闻业创始人之一、曾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在大夏大学任教的戈公振先生在《中国报学史》中说道:“盖报纸者,人类思想交通之媒介也。夫社会有机体之组织,报纸之于社会,犹人类维持生命之 血,血行停滞,则立陷于死状;思想不交通,则公共意见无由见,而社会不能存在。在此次参观中,同学们深入学习了新闻媒体的写作模式,感受到《解放日报》所体现出的厚度与温度。


1120日下午,翰墨大夏写作工作坊第三场——《图书馆服务及电子资源利用》在大夏书院多功能厅举行。学校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支持部副主任宋振世就图书馆的概况、资源、设施、服务方面分别对图书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让同学们对现代化的图书馆以及资源检索方式有了深入的了解。


讲座伊始,宋振世老师详细介绍了我校图书馆馆藏丰富的图文材料,其中包括各类古籍线装书、地方志文献、外文书刊、杂志等同学们难以购买的资源,并向同学们展现了各类图书在图书馆中的分布。

 


面对浩渺的资源,如何迅速找到所需资料呢?宋振世老师指出,可以在图书馆每一层的电脑查询相关书目讯息,也可以在图书馆官方网站进行搜索。针对部分同学在使用关键词搜索时,常常出现查找不到相关文献的现象,宋振世老师建议同学们采用关键词搜索时可以换一种表达方式或是语言形式,多搜索几次。

此外,宋振世老师谈到,通过点击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页面右上角的“我的借阅账户”,可以查看有关的借阅信息;点击主页上的“丽娃搜索”,可以查阅中文和外文资源……


在图书馆空间方面,宋振世老师指出目前包括互动式空间与安静阅览空间。互动式空间包括封闭式讨论空间、开放式讨论空间、展示与体验空间以及休闲空间;安静阅览空间又分为安静阅览室和个人研究室。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图书馆网页预约、微信企业号预约,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区域。此外,天堂电影院会每月放映经典电影,为同学们提供更优良的图书馆内部体验。

 


根据同学们的多种需求,图书馆为同学们也提供了温馨服务。宋振世老师指出,图书馆的服务目前已覆盖资源荐购、异地借还、异地调阅、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等诸多方面。宋振世老师鼓励同学们结合对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官网、华东师范大学企业号、图书馆各种设备的使用,广泛利用众多资源,查取所需,真正体会到图书馆服务的便捷。

当时间被满满的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干货”填充,一个半小时的讲座时间转瞬即逝。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积极提问有关图书馆使用以及资源检索的问题。


                                                  文案 | 杨雨涵

图片 | 江利婷 陈是

编辑 | 季瑞辰

来源 | 大夏书院学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