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大夏 | 从世界主义角度看艾丽丝·门罗的《逃离》

发布日期: 2020-04-24   作者:  浏览次数: 176

 逃离日常生活的纠纷

品味门罗作品的哲思

于不动声色的笔触下

探索《逃离》故事中的真实人生


4221500,外语学院副院长朱晓映教授做客书香大夏读书会,以艾丽丝·门罗的经典作品《逃离》为阅读文本,通过线上平台与80多位师生进行交流,从世界主义的视角解读了这部意味深长的作品。


何谓世界主义

朱晓映老师首先说明了世界主义的概念。世界主义关注整个世界,倡导多样化社群的交流,无拘无束,不拘泥于权威。相比较而言,普遍主义主张消灭差异,多元文化主义主张任其发展,而世界主义主张拥抱差异、促进文化沟通和交流。

无疑,文化是在不断变化、混合、模仿和修正的,我们既不能裹足不前,也不能任其肆意生长,世界主义才是我们应当倡导并坚持的观点。朱老师认为,世界主义不是少数有特权的个体所持有“奢侈”的立场,而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培养并拥有的态度和视角。


何谓世界主义的阅读

“阅读是一种互动、社会实践、文化分析,文本是我们了解差异的载体,差异不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朱晓映老师解释道,“世界主义的阅读视角,引领我们超越文本的界限,建立文本与价值观、文化社会体制等的关联。”

每一次阅读都是一场与作者的对话,阅读中我们解析背景,接受观点,并通过联想建立文本与文化的相互关联。在世界主义的语境下,阅读不是僵化的,而是流动的、相互渗透的,读者应当开放胸怀,敢于挑战陈规定律,不受标签制约。



世界主义阅读视角下的《逃离》

朱晓映老师首先介绍了艾丽丝·门罗。她是第一位以短篇小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也是第13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像福克纳、奥康纳被称为美国南方作家一样,门罗同样是一位区域性特征很明显的作家,她所描写的故事多数发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小镇。以下老师通过六个问题层层追问,由浅入深地解读了这部著作。

01 文本强调了什么样的行为?

作品的女主人公卡拉不满于枯燥无趣的丈夫和平淡无奇的婚姻,向邻居西尔维娅倾诉后得到鼓励和支持,选择了逃离这样的生活,然而半途却因对于未知生活的恐惧而放弃,回到了丈夫身边。在那之后,她发现自己可以忍受与丈夫的生活,即使这样的生活时而伴随着“刺痛”。

卡拉的生活充斥着这样“逃离”的情绪,第一次逃离父母,她的终点站是克拉克,她毅然决然而义无反顾。然而第二次逃离克拉克的时候,她犹疑而恐慌,想到与父母如今的隔阂,她难以想象与克拉克诀别后的寂寥,终于屈服于现实的乏味和无聊。

因此,文本强调的是一种“逃离——回归——成长”的过程。

02 为什么某个特殊时空的读者会觉得某个文本很震撼?

在阅读《逃离》时,往往会有两种不同的感受,有些人能够体会到作品背后的震撼与深刻,但更多人会认为卡拉的“逃离”是一种无理取闹,整个故事更像一场荒谬的闹剧。朱老师向同学们揭示了成长的意义:有一种成长是循规蹈矩的,也有一种成长是率性而为的。成长的过程是一种探索,经历的越多,越会明白婚姻生活中的欲言又止、理想与现实的天壤之别、“得不到”和“已失去”的无可奈何。

究其原因,我们感到震撼,是因为我们对文本有所共鸣,这样的共鸣来源于经历、体会和反思。经历尚浅,疏于思考就不会对文字、对文学有深刻的体悟,而没有在深夜中痛哭过的人,自然还不足以谈人生。

03 我们的价值观与文本价值观有没有差异?

阅读可以增加阅历,不一定要经历了50岁的人生才能拥有知天命的心境。从不同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不同的爱情婚姻观,幸福观以及生死观。在这里,老师着重讲解了对于《逃离》中“生死观”的理解,阐明了西方生死观与东方生死观的不同,西尔维娅对于与自己相伴多年的丈夫的死亡显得淡漠无情,他们的婚姻是否缺乏甜蜜,充满不幸呢?这里老师引用了雨果的一句话来解释:“稚嫩的人把自己的爱固定在世界上的一个地点;茁壮的人把爱扩展到所有地方;完美的人则使爱消逝殆尽。”这样的爱是一种超然物外,一种释然,一种我们如今难以理解,需加历练方能逐渐理解的爱。

 

04 理解文本需要哪些社会理解力?

理解这样一部作品,涉及到我们对社会、性别关系、家庭关系、爱情婚姻、女性价值的体悟。朱老师从《逃离》中性别关系的逆转拓展到当今社会,随着女权运动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男性为主导的两性关系正在逐渐式微,更多女性特质渗入到普罗大众眼中的男性特质,从如今娱乐市场中的男星偶像化可以窥见一斑。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同样富有“男子气概”,相较而言,男主人公就无所事事得多,只能选择另一种“逃离”,来缓解家庭地位动摇的不安。

05 文本中对谁的思想自由和行动自由有明确或暗含的限制?

朱晓映老师分析了书中几个主要人物的生活:卡拉的18岁和20岁的逃离大相径庭,她在逃离中逐渐褪去任性与幼稚,在抵抗与逾越中逐渐成长,因此卡拉的自由始终是受限的,所以她不断地逃离。而丈夫克拉克面临着“无用”的危机与惶恐,他的思想和行为同样被这个社会制约,他必须以一个男性应有的身份承担自己的责任。他们的邻居西尔维娅和诗人也许是以同样的方式结合,孤寂中的恐惧将不安的人们结合到一起,却不能消解孤寂,而是永远在和平的表象下暗流涌动。

06 文本中的一些抵触或赞颂行为与怎样的社会结构有关?

从《逃离》的思考中,我们可以发现本文在平淡生活的表面下暗含着许多政治观点,其含义值得我们探讨。老师解释道,这篇小说带有加拿大文学阴郁的色彩,它蕴含的“世界主义”与“后女性主义”有许多共通之处,世界主义对差异的包容态度和对边界流动性的认知都与后女性主义相匹配。它们主张消解边界,接受多样性,强调人们创造性地重新配置各种关系,并有效地将个人欲望与社会责任融合,从而消弭性别不平等以及其他因性别带来的多种社会问题。

 


最后,老师与我们分享了奥尔巴赫的一句话:“觉得家乡甜蜜的人,是一个稚嫩的初学者;觉得每块土壤犹如家乡的人,已经茁壮成长;但觉得全世界都像是异乡的人,才是真正的完美。”觉得全世界像是异乡,这就是世界主义,是我们可以培养的主义和态度,也是我们去不断追寻的情怀。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对“世界皆是异乡”的内涵和书中的一些细节进行与老师进行了热切互动。老师进一步借“弗洛拉”这一小羊的隐喻对作品加以总结:每个人心中都有“逃离”的欲望,它会时隐时现地刺痛你,即便生活的确平淡如斯,却因为这一点跌宕起伏,又有了一缕微光。

静心思索,感悟生活

希望你在这次讲座中

同样能获得成长与升华


|李佳韵

来源|大夏书院学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