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书院讲坛 | 吕新雨:如何理解新媒体时代的传播

发布日期: 2019-11-25   作者:  浏览次数: 169

1120日晚6点,大夏书院讲坛第25讲在学生发展空间三楼多功能厅举行。本次讲坛邀请到我校传播学院院长、紫江特聘教授、康奈尔比较人文研究中心的吕新雨老师,为书院学子作如何理解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主题报告。大夏书院党委书记韩春红老师主持本次讲座。

新媒体简史

讲座伊始,吕新雨老师详细介绍了近几年中国主流传播媒介的变迁:2005年的博客元年2010年的微博元年2014年微信的横空出世宣告微博时代的结束,再到2019年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日活量超越微信。

吕老师着重分析了学生较为熟悉的微博、微信和短视频三个阶段的变迁。2010年开始的微博时代,微博掌握了当时中国媒体的话语权。一开始用户们使用微博,是认为微博提供了一个所有用户共享平等话语权的平台,点赞和转发也作为民意的象征。不过微博的运作方式、滋养水军、引发网络暴力——三大罪破坏了它的用户基础,所以2014年出现的微信开始就有庞大的用户群进入。微信的朋友圈瓦解了微博时期盛行的网络暴力,但是却萌发了新的问题:所谓回音壁效应和信息的圈层化、同质化。而今,短视频的快速成长源自于其极强的带货能力和市场化能力,但更重要的是短视频平台为一群来自乡村或二三线城市的、沉默许久群体提供了发声机会。可同时,短视频也变成了一个资本逐利的场所。

吕新雨老师提出,从中国新媒体的发展变迁来看,有个“五年之坎”,从最初兴起到迅速衰落,黄金时间都在5年左右。中国的新媒体如何走出这个时间怪圈,出现一个各方面都表现良好的新媒体,是一个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数据主义的崛起

结合尤瓦尔·赫拉利的《未来简史》,吕新雨老师分析指出,人文主义精神预设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人的独特性在于我们的感知和欲求是有深度的,是没有办法被替代的,每个人都是小宇宙。而今天的数据化、人工智能使得人的欲望感官可以通过数据的测量和干涉来完成。例如,对抑郁患者来说,只要刺激其大脑的某部位就可以让他兴奋——人类的喜怒哀乐都可通过技术来操控。在这个意义上,人作为自足的独特性没有了,立足其上的自由民主等价值观念也会崩溃。

在此基础上,吕新雨老师进一步讨论了“数据的共享与否”和“新闻传播学的重新考量”等问题。

关于人工智能时代劳动的思考

人工智能时代大量工作岗位被机器人所取代,在新闻传播业主要体现为机器人写稿。那么这一现象对于新闻业,甚至是整个人类社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吕新雨老师提出人工智能时代,通过机器抓取和代码编程,在两个维度上遮蔽了劳动价值:一是遮蔽了传统媒体记者为新闻生产所付出的劳动;二是新媒体技术背后大量的码农,也就是数码劳工的付出。吕新雨老师以“调查性新闻的全球衰落”为例,指出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业可重建的途径。她指出,调查新闻的需要下基层、跑现场,是无法通过变成来完成,而这才是新闻业的核心。人工智能并不是悬浮在未来太空中的永动机,而是依赖人类劳动的一种新的技术存在方式。

针对人工智能时代出现的人与机器关系变化的这一现象,吕新雨老师认为,我们应该认真思考人工智能体现的社会存在关系究竟会如何改变、为什么会改变、如何评估这种改变。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业究竟应该如何重建?还有没有可能重新确立新闻传播学的边界和基石?能否要在这个意义上重新讨论什么是今天的新闻价值?中国的新闻传播业有自己独特的政治存在方式,这种方式和人工智能之间正在和将要建立怎样的耦合关系?这些都是可以开放讨论的话题。

现场同学从新媒体时代“三农”问题的传播学现状、如何从哲学角度理解新媒体时代的数字化等角度,与吕新雨老师进行了沟通交流。

讲座最后,吕新雨老师总结道,当一个社会的共识意义和主流价值的再生产不能维持良性发展,就会产生危机。这些问题的背后推动我们去思考——怎么去做一个人,做一个中国人,做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人。


 | 戴佳源

 | 江利婷 陈是

来源 | 大夏书院学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