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书院讲坛 | 潘斌:人工智能的哲学漫谈

发布日期: 2019-12-08   作者:  浏览次数: 205

 

       124日晚,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副系主任潘斌在学生发展空间多功能厅开展了关于“人工智能的哲学漫谈”专题讲座,活动由华东师大大夏书院、哲学系联合主办。潘斌老师以一种诙谐轻松的形式将同学们引入到人工智能的世界中,与同学们一同探讨了关于人工智能的哲学问题。

 

人工智能的发展史略

 

       潘斌老师首先从中国古代世界中关于人工智能的话语历史谈起,特别是《列子》中“偃师献技”的记载是古代先贤关于人工智能的思想探索。

       从逻辑渊源上而言,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为人工智能研究奠定了思想基础,而20世纪30-40年代发展的数理逻辑则深化与拓展了人工智能的符号主义表达径路。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被称之为人工智能元年,在此之后人工智能经历了冰河期,但随着专家系统的发明又被重新激活,跨越学科发展的历史而言,符号主义、神经网络与行为主义是人工智能发展历史上最为显著的三次研究范式革命,直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一波波浪潮直至今日已成为“智能+”的时代。

 

人工智能的内涵及其研究方法

 

       如何定义人工智能?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哲学问题。潘斌老师在讲座中指出,虽然现在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一般将人工智能解释为用人工的方法在计算机上实现的智能。

       广义地讲,人工智能是关于人造物的智能行为,而智能行为包括知觉、推理、学习、交流和在复杂环境中的行为。关于人工智能的定义是多元的,在这其中目前学界较为认可的定义是“人工智能是指由人制造出来的机器所表现出的智能,通常是指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呈现人类智能的技术。人工智能本身是实现人类行为的理性中介。”

       同时,潘斌老师重点介绍了人工智能发展史上两个著名的思想实验,即“图灵测试”与塞尔的“中文屋实验”,从身心二元论的视角探究“机器能否具有人类心灵”这一核心问题。


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二元关系


       人工智能研究与开发的核心问题式如何处理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问题,虽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学说与流派,但主要分为延展与增强的乐观主义、超越与替代的悲观主义两种观点的对峙,进而显现为三种关系——零和博弈、两败俱伤和美美与共。无疑,理想的目标是人与AI之间形成美美与共、和谐共生的关系。但这可能是人类自我的一厢情愿,AI的未来走向及人机关系,始终是既充满着无限想象与创造力,但有具有重大不确定性与风险的事业。在经历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之后,是否会进入到超人工智能阶段,这一决定人类命运的“奇点”时刻是否或以何种方式来临,将是对当下AI研究带来的重大挑战。

 


在精彩的讲座之后,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疑惑与问题,潘斌老师为此进行了一一解答,留下了开放式的问题空间,并向同学们推荐了进一步学习人工智能的参考书目。

 

最后潘斌老师引用了马云的名言结束了这场极其有趣而又精彩深刻的讲座:“过去三十年我们让人像机器,接下来三十年我们让机器像人。但归根结底要让人更像人,机器更像机器。”

 

文案|杨雨涵

图片 | 吴雨轩 王瑶

编辑 | 荣兴琳

来源|大夏书院学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