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我们为谁而写

发布日期: 2021-12-03   作者:   浏览次数: 28

121日下午,由大夏书院主办、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协办的第三届翰墨大夏系列第三场作家交流分享会在学生发展空间302举行。本场分享会由作家、《收获》APP运营总监走走主讲,她从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等角度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我们为谁而写这一主题,令在座同学受益匪浅。

走走以其写作缘起引出写作的第一个目标对象:自己——通过写作表达情绪,纾解内心郁结,疏导心理问题。她建议同学们从自己和身边人写起。因为没有感同身受的故事很难真正共情,纯虚构的写作会遇到很多阻滞。好好生活,由人生经验推动写作会更自然流畅。

在西方已成体系的表达性写作疗愈中,还有一类或可称作为“他人”而写的“故事性写作”。这一派别通过写作对人生进行重新建构,常由专业的心理师操作,以不同于残酷现实的故事书写弱化原本的记忆,用新的记忆来覆盖创伤,这样的写作可以帮助童年遭霸凌的孩子们进行心理治疗。除了以上功能性写作以外,作者写作直接面向的是广大读者。不同的平台、不同的书写内容都是在筛选读者,走走认为作者应对自己的读者群体画像有清晰认知,结合读者特质与接受程度进行写作。

同时,写作内容在被发表的一瞬间即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公共性,因此,写作时要存有“为社会”的自觉意识,考虑作品的社会属性,关注社会痛点,提倡正确的价值观。哲学家阿甘本曾这样描述人生的意义:我们之所以要做更好的人,是为了激发整个社会集体的善。走走将这个观点延续到文学领域,认为文学就像是自由洒脱的爵士乐,正如爵士乐表演者必须拥有精湛的演奏才能调动全场热情一样,作家也要写出更好的作品,以激发他人的写作激情,使文学生生不息地繁荣下去。

 

提问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参与,提出了很多高质量问题,如怎样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非中文系写作者是否需要接受系统性训练等等。针对同学们的疑惑,走走在表达观点的基础上,更提供了具有实操性的建议,使同学们获益良多。交流结束后,2019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周若雨同学说:走走老师在活动中的分享真诚而毫无保留,她结合人生经历,告诉我们是生活推动小说,而不是小说推动生活。好的作品可以激发他人的创作灵感和热情,激发出更好的文学艺术,激发整体的、积极的善。写作,或者说创作,是我心中的一个不老梦,我很感谢这场活动让这个稍显朦胧的梦变得更加凝实了一些。”

至此,本届“翰墨大夏”系列分享会在路内、项静、走走等作家的陪伴下暂时告一段落,在与作家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拓宽了视野与格局,对写作与人生也有了更为深刻与系统的思考。

同期进行的读书打卡与作品征集大赛也已步入尾声,后期将会将同学们的优秀成果进行集中展示,敬请期待!

 

|谷心怡

|王贞懿

指导| 

出品|大夏书院学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