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书院讲坛 | 纳粹大屠杀及德国社会的反思

发布日期: 2018-11-29   作者:  浏览次数: 538

      11月23日,大夏书院讲坛·科学与人文专场邀请了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副校长、我国犹太史著名专家张倩红教授做了“纳粹大屠杀及德国社会的反思”讲座。她在二个小时的时间里,解读了纳粹德国时期对犹太人大屠杀的始末及发生的原因,重点分析了德国社会对该事件的历史反思。

何为纳粹大屠杀?

      张教授首先带我们了解何为“大屠杀”,大屠杀是20世纪历史上的一场种族灭绝事件。这一事件是1933-1945年由纳粹德国及其合作者操纵的由国家主持、有计划地迫害与消灭欧洲犹太人的行动。当时600万犹太人惨遭杀害,这占据了当时世界上1/3的犹太人口,近1/2的欧洲犹太人。


为何会发生大屠杀?

      张教授指出,希特勒的反犹、屠犹政策产生的原因可大致归为四类:第一、民族原因。德国人深信日耳曼是优越的民族,犹太人是无根的、劣等的民族。种族优越论在一战后大行其道,幻想以此抵消一战战败的耻辱感。第二、宗教原因。基督教与犹太教的恩怨深种在德国人民的心中,反犹传统根深蒂固。大流散时期,恰逢欧洲民族国家的建构,流散在欧洲的犹太人成为主要的被驱逐对象。第三、政治原因。在希特勒发迹时代“犹太-布尔什维主义”恐惧症在欧洲具有很大的市场。希特勒利用犹太人热衷社会主义运动这一事实极力渲染犹太-布尔什维主义对世界的威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异化成犹太人企图破坏人类的工具。第四,经济原因。反犹政策推行可以获得多数垄断资本家的经济支持,希特勒也寄希望于侵占犹太人财产来重整军备。


纳粹大屠杀怎样发生的?

      张教授按照时间顺序展示了纳粹德国的反犹政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深渊,走向血腥。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933-1935年逐步剥夺犹太人的公民权;1939-1941年实行以驱逐为主的反犹政策,把犹太人驱逐出德占区;1941-1945年采取“最后解决政策”,准备从肉体上解决犹太问题,至此,终于走到屠杀犹太人的地步。屠杀的方式不仅仅是我们所了解的关入集中营,做苦力后无情枪杀或关入毒气室。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前,特别行动队早已潜伏于集团军中,消灭了70万东方犹太人。大量儿童在此期间也被单独集中进行医学实验,无疑纳粹政府对犹太人灭绝是惨无人道的。

纳粹大屠杀之后的反思

      张教授提出,在二战后初期,施暴者、旁观者、幸存者由于各自原因选择沉默。不过人们无法一直沉默下去。作为施暴者的国度——德国,知识界先锋率先发声打破沉默,德国民族意识的自我反思自此拉开序幕。不仅仅在观念上,以时任西德总理勃兰特之跪为代表的德国政要的公开谢罪在行动上给予了大屠杀反思积极回应。对于幸存者,犹太社会选择“ 把手指放在伤口”,而不是掩盖伤口。从战争赔偿到公开纪念,从追捕逃犯到与否认大屠杀的行为作斗争,犹太世界都在复原真相,揭露罪恶,使大屠杀成为无法忽视的过去。旁观者也没有再掩耳盗铃。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共同纪念大屠杀反思并汲取教训,举办大屠杀纪念活动。

纳粹罪行的反思与中国

      在互动环节,有同学提到南京大屠杀。对此,张教授以德国与日本作对比,指出了日本由于岛国心态和耻感文化,一直在消极逃避南京大屠杀的原因;而中国与以色列相比,张教授客观的指出中国对大屠杀记忆的重视虽然到来得较晚,但现在已然卓有成效。张教授还动情地提到,当她从报纸上看到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时,忍不住热泪盈眶。

      最后,张教授特别指出,对纳粹罪行的反思不仅仅是德国人应做的事,整个人类社会都在反思如何避免悲剧再次发生。牢记历史不是为了铭记仇恨,而是铭记教训才能不再重蹈覆辙。

      本次讲座由大夏书院承办,历史系协办,100多位同学到场聆听。




文:罗春冶 秦   天

图:白晨曦 唐梦琦